聊聊快手的差异化叙事( 六 )


孔蓉:我先补充一句,我觉得这是大家从长视频时代就会沿袭的一个比较方法 。 因为长视频平台他们本质上的差异并不是特别的突出,基本模式就是采购版权,然后分发给用户,其实是相较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的产品 。
但是短视频,比如说快手,他除了内容产品,还是一个社区,是由不同的人去构建的内容的一个 UGC 产品,这个跟长视频时代那种PC产品是不一样的,然后在中间还加上算法 。 所以沿用原来长视频的分析方法,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横轴里去比较,这个我觉得是不对的 。
这里有社区的因素,有算法的因素,有不同的用户群产生了不一样的内容 。 所以其实内容的差异化,会比长视频时代要大得多 。 但是大家还是习惯放在一个框架里面去比较,这个比较的结果就会生硬的去比用户,比时长,比收入规模 。
潘乱:我们认为抖音第一名的确会有一个很强的虹吸效应,但为什么第二名快手还能涨?作为领先 99% 中国公司的第二名,他应该怎么去讲自己的故事?
李天华:这个快手涨起来的时间跟抖音还是有时间差的 。
第一,快手现在 3 个亿日活里面大概差不多有一亿日活,把他当成 QQ 空间用的 。 曾经一段时间,B站认为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快手 。 后来快手在那一亿多的内核的年轻人用户之外,用极速版做增长,其实后来涨量那两亿用户其实跟抖音还是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 但人用工具都有一个心智定位,当你习惯用一个工具,每天打开十几二十次的时候,你再换一个工具是很难的 。
另外一个的话,快手的文化跟抖音有什么不同?这个是很关键的 。 你们经常讲社区讲文化,不同的工具留下的人是不一样的 。 快手底层还是中国的君子之道对吧、亲情文化 。 辛巴只有在快手上能喊出来老铁,他去抖音上喊是不灵的 。
抖音是一个大综合的文化生态,更多样化一些 。 因为内容分发,核心就一个内容核,生产、分发、消费、变现,这是一个正向的系统的循环链条,生产的越多越好,你分发的越多越好,消费的越多越好,变现就越好 。
潘乱:怎么去论述快手的差异化,一个市场的第二名怎么去讲好自己的故事 。
李天华:我不觉得快手有什么现在差异化,起码他们现在的战略打法上是看不出来差异 。 真正的差异化是有高和低的势能的 。 当一个业务做到一定时间段,他是有边际效应的 。 好比说今日头条主端和手机百度主端,他们同样的信息流,他没有差异化,再做下去 PK 也没有多大的价值 。
金叶宸:我其实有一个不跟你不同的观点,就是首先快手的差异化是天然存在的 。 因为抖音是一个内容分发的策略,所以这个差异化是抖音找出来的,注定了抖音和快手不一样,所以快手必然也跟抖音不一样 。
这确实不是由快手来决定这个事,快手也确实一开始就没有搞明白这个事,大家现在不需要搞明白 。 差异化就是存在,因为我的用户基本盘跟你用户去盘不一样,我的用户氛围就永远不可能跟你一样 。 其实下午我跟潘乱聊过这话题,我特别同意他说的,快手的基本盘就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
李天华:我觉得是这样,你要明白,任何一个社区都要有自己的文化调性 。 这个文化调性的本质,是一群人的行为习惯的一个集合,这个行为习惯其实你在这个社区形成的 。 好比说你你在 B 站你做一键三连,你去快手玩三年都玩不起来 。
金叶宸:我跟你这么讲, B 站的一键三连,在中国能够玩的人不超过一个亿 。 快手的老铁文化,在中国能玩的基本盘绝对超过 5 个亿 。 这才是乡土中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