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不断增长, 亏损水涨船高不难看出, 在顺丰同城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 亏损金额也在水涨船高 。
招股书显示, 2018年至2020年, 顺丰同城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93亿元、21.08亿元、48.45亿元, 2019年、2020年的同比增幅为112.21%、129.88% 。 同期, 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 三年合计亏损15.56亿元, 近两年的增亏幅度分别为43.06%、61.28% 。
今年前五个月, 顺丰同城实现营业收入30.46亿元, 净利润为亏损3.53亿元 。 至此, 2018年以来, 公司累计亏损19.09亿元 。
亏损的元凶, 是巨大的人力成本 。 2018至2020年, 人力外包成本及顺丰同城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1.98亿元、23.77亿元、49.21亿元, 均高于当期营业收入, 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97.8%、97.3%、97.8% 。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城镇服务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年薪由2016年的35,824元上涨至2020年的46,132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6.5% 。
事实上, 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企业通过改善技术基础设施和规模效应, 积极提升人工效率 。 不断上涨的年薪对每笔订单平均配送成本造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实时配送订单量的增加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所抵销 。
成本, 成为了即配物流行业的一道难解题在着急上市的背后, 顺丰同城背负着巨大的成本重压, 这也成为了即配物流行业的一道难解题 。
众所周知, 实时配送服务行业成本的主要来自人工成本 。 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重大挑战 。 实时配送平台为劳动密集型, 需要足够的骑手提供及时、高质量的配送服务 。 如遇旺季订单量大幅增加、劳动力市场萎缩或行业竞争激烈而需要增加骑手及其他人员的薪酬及福利, 那么, 企业的利润势必将面临大幅减少 。
顺丰同城主要包括四种不同服务需求的场景:
? 餐饮外卖:一个作为实时配送服务的需求基石的成熟场景 。 此一般包括食品及饮品的配送 。
? 同城零售:一个由零售业的在线及线下整合趋势驱动的增量场景 。 此一般包括生鲜果蔬、鲜花绿植、蛋糕甜点以及日用百货的配送 。
? 近场电商:由电商商家提高实时供应能力以获得近场市场流量的需求所推动的增量场景 。 此一般包括数码3C、服饰鞋帽及皮包、珠宝及美妆用品以及图书文具的配送 。
? 近场服务:主要由消费者及企业对实时提供定制服务的需求所驱动的增量场景 。 此一般包括为消费者个人跑腿、生活服务、满足商业需求的企业服务及最后一公里配送 。
在各种配送的场景中, 订单及骑手的实时调整及调度较为复杂, 在实时配送服务的场景中, 灵活度、强大的技术基础设施必须到位 。 如果平台不能及时调整及升级其订单调度算法及骑手调度系统, 可能无法与行业一起发展 。
王卫能否力挽狂澜?对于分拆上市, 顺丰同城大股东顺丰控股一开始就认为, 分拆上市将搭建同城实业国际资本运作平台, 提升同城实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持续巩固和强化同城实业核心资源, 助推同城实业业务高速发展 。 同时, 分拆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顺丰控股多元化融资渠道, 将成为顺丰控股多元化布局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
不难看出, 近年来, 王卫在资本市场进行着多点布局, 对这样的一个快递巨头而言, 或许是必经之路 。 获上市“输血”的顺丰同城将成为顺丰在资本市场的又一利器, 对王卫而言, “即时物流”是必须拿下的战场 。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 在顺丰全球招股开启的同时, 还有一个好伙伴与他并肩作战, 那就是阿里巴巴 。
- 顺丰同城预计于2021年12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
- 顺丰同城:预期于2021年12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
- 代理快递 代理快递网点
- 玉湖携手顺丰打造智慧冷链物流
- 顺丰:香港联交所原则上同意同城实业递交的上市申请
- 河南联通与顺丰、京东、中通、圆通、韵达战略合作
- 顺丰同城“蒙眼狂奔”
- 顺丰将参加2021深圳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 邮政、顺丰物流项目被列为山西“十四五”现代物流重点建设项目
- 拼多多已在顺丰海南国际生鲜港开展试运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