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季度经营亏损和净亏损双双收紧其实不难发现,水滴的盈利能力正在得到改善 。 基于此次营收小幅下滑还有整个保险行业负增长的影响,说明脱离第三方流量依赖以后,水滴依然稳住了营收大盘 。
从大病筹款到保险,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亏损收窄但营收下滑,水滴的Q3怎么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水滴目前仍处在亏损状态,尚未盈利 。 这不得不引人深思,水滴选择从大病筹款切入来吸引流量卖保险,是否真的是一门好生意 。
基于创始人沈鹏自带的“美团第10号员工”光环加持,水滴从诞生起就就备受关注 。 成立初期,水滴曾获腾讯、美团点评、高榕资本等共同投资5000万元,估值达到近3亿元 。
沈鹏会带领水滴走上“卖保险”的道路,一个是受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职的父亲影响,再一个是看中了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 。 彼时,中国的人身险渗透率仅10%左右 。 沈鹏觉得,随着消费主力逐渐变成80后、90后,保险市场供给端是存在较大发展机会的 。
从起初的“水滴互助”到后来的“水滴筹”,不难看出,水滴的卖保险“路子”和传统保险公司大相径庭 。
互助业务和大病筹款,尽管并未给水滴带去直接收益,但却为其赢得了市场美誉,提升了用户的信任度,进而吸引用户在水滴旗下购买保险 。 这就大大降低了水滴的流量成本 。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也曾表示,水滴公司直接获客成本远低于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属性让水滴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同时理论上,其业务扩展边界和业务规模不受约束 。
但这样做其实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 以信任为基建立起的流量池,很可能因一次舆论新闻产生动摇 。
最典型的就是2019年,在相继发生“德云社签约演员吴鹤臣筹款事件”、“水滴筹扫楼式筹款事件”之后,网络舆论对水滴发起了信任“声讨”,不少热心网友都为此质疑水滴的初心 。
所以,随后两年,为稳住平台流量,水滴不得不花大力气“砸钱” 。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水滴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10.57亿元,2020年的费用为21.31亿元 。 水滴亏损也随之加剧,2019年亏损3.22亿元,2020年扩大至6.64亿元 。
不过,本季度在缩减了营销层面的成本之后,水滴营收仅出现了小幅下滑,某种程度上说明,水滴正在从过去两年“砸钱换流量”的模式中逃离出来,并且,从收窄的亏损来看,水滴目前已初有成效 。
当然,外部的双重施压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来自政策端,一个来自市场端 。
一方面,互联网保险的市场监管逐步趋严,拖慢了水滴的发展步伐 。
今年2月份实施的《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中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应由依法设立的保险机构开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
此前水滴在上市的招股书中,曾明确提到了该风险 。 现下,水滴保平台上的产品为水滴公司与保险机构合作的产品,而一旦该模式被监管列入规定范围,水滴将面临巨大打击 。
另一方面,不断崛起的同行们,使得水滴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
即便在保险行业,同样少不了大佬们的身影 。 蚂蚁集团旗下蚂蚁保险、腾讯旗下微保,都是不缺钱也不缺流量的互联网平台,水滴要与其竞争,难度并不低 。
另外,同样推出筹款和互助业务的轻松集团,近几年发展也较快,时常被拎出来与水滴作对比 。 尽管轻松集团目前尚未上市,但于水滴而言,依然是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 。
综合来看,水滴当前面临的外部压力并不小 。 为改变这一现状,水滴必须尽快建立差异化优势 。 而从本季度突然飙升的研发费用来看,水滴的答案似乎正在浮现——以科技带效率 。
- 狗狗吃葡萄,狗狗吃葡萄怎么样
- 魔兽秘籍反作弊码 魔兽秘籍无敌但不一击必杀
- “15分钟送货上门”服务登陆纽约,但并没有受到一致好评
- 体脂率已经降到19%了,但是腰腹还是很多肥肉,该怎么健身呢?
- 上身瘦,但是胸大,胯大、大腿粗怎么搭配衣服?
- 我找到了每天六点起床的秘诀,但或许并不适合你
- 我喜欢韩国明星凸显身材曲线的时装搭配方法。但是我很胖怎么办?
- 树莓怎么才知道是熟果 有人说树莓减肥,但只有夏天产树莓,冬天怎么才能吃到树莓呢?
- 实探小米汽车工厂 项目尚未启动但周边居民先嗨了
- 这6种家居用品,看广告让人心动,但买回家很容易闲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