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退潮后:明星商业价值全面重估

?艺人暴雷、监管趋严, 马太效应来了 。
随着“流量”概念在过去几年不断畸变, “作品为王”的定律不再, 没有实力代表作品傍身的艺人也能凭借“商务资源”被捧上神坛 。 但在2021年, 他们摔下王座:郑某暴雷后, 刚官宣八天的PRADA品牌迅速解约;吴某凡事件后, 中国品牌韩束第一个宣布解约;张某瀚在大众层面被讨论了两天, 而被26个品牌“抛弃”仅用时4小时21分钟 。
艺人的频繁暴雷与清朗行动的重拳整治, 预示着“流量时代”的改弦更张, 明星的商业价值全盘重估 。
影视剧组、品牌方在选择艺人方面变得更为谨慎, 他们会雇佣第三方机构深入调查并评估艺人风险, 新的评定标准里甚至包括艺人有没有上过春晚、有没有主流媒体背书 。
流量明星与他们的“数据女工”开始低调, 将“数据组”改名“战斗组”, 打榜、控评、冲销量的动作并没有停下 。 “流量”的商业价值依旧诱人, 而市场没有新“顶流”补位的情况下, 更多商务资源向已经得到过市场验证的肖战与王一博倾斜, 马太效应越加明显 。
此外, 无论是流量明星、国民艺人、或是时下正吃香的体育冠军们, 在签约时, 送到他们手中的除了常规合作合同, 现在还常会附加上一份风险规避合同 。
不破不立, 历经了娱乐圈“大地震”之后, 旧的秩序已然崩塌, 新的流行正在赶来的路上 。

“流量”退潮后:明星商业价值全面重估

文章插图

01 风险与警钟粗略统计, 今年以来就有不下九位艺人发生了重大负面事件, 大量品牌被波及 。 以张某瀚为例, 作为今年的新晋流量, 其暴雷后影响到了26个品牌商务和一部电影、一档综艺节目, 预计下来损失达到上亿元 。
第三方整合营销机构从业者橘子表示:一旦代言人有负面新闻, 品牌要按照危机公关的形式处理, 第一时间发布解约声明, 然后撤掉与其相关的所有宣传物料;若是正在拍摄中的电影、剧集、综艺项目, 与该艺人相关的拍摄素材全部报废, 如果已经拍摄完毕, 要么打马赛克或者AI换脸, 要么就可能面临“永不见天日”的风险 。
橘子曾服务过的一部电视剧就因“劣迹主演”影响了剧集上线 。 据她讲述, 这部电视剧是职场题材, 从服化道到制作班底都很在线, 但就因为那一个人, 导致整部剧至今被雪藏了三年, 未来上线的几率微乎其微 。 “电影换脸的话, 最长也就是两个小时, 电视剧要换脸, 几乎就是重拍 。 ”
“流量”退潮后:明星商业价值全面重估

文章插图

《三千鸦杀》AI换脸, 仅展示
难以估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给行业敲响了警钟:量化的数据很重要, 但不翻车、避免更大的损失更重要 。 因此, 除了商业数据、粉丝购买力, 艺人是否会踩雷成了客户备受关注的指标 。
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 在艾漫数据平台, 花5.3万元调查一位明星潜在的风险性成了一项热门业务 。
橘子所在的第三方营销机构, 在为品牌方挑选代言人的过程中, 会首先提供一份代言人激活策略, 这份策略包含了对艺人的受众、艺人本身的调性、近期的代表作品、与品牌的联系等常规的内容分析, 为艺人做安全风险评估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比如会深入调查艺人是否存在潜在的政治风险、道德风险、粉丝风险等等 。
这份“谨慎”也延续到了签约过程中 。 有业内人士透露, 之前品牌与代言人签合同, 会在合同中强调违约赔偿的条款, 但是近期, 除了常规的代言合同之外, 品牌方也会准备一项附加的风险规避合同 。 “类似于责任状, 艺人在品牌代言期间不能涉及到各种风险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