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网易有道之后,网易系下第二个独立IPO 。
网易旗下的产品,往往都极具有丁磊的个人色彩,浪漫文艺又精简实用,而产出过程往往追求“精益求精”和“极佳的用户体验”,看似不急不躁很佛系,但关键时刻又从不失手 。
这些评价用在一路跌宕起伏的网易云音乐身上,也同样适用 。
从最开始在一众成熟度的音乐流媒体中夹缝求生,到版权厮杀的腥风血雨中站稳脚跟,再到如今能与占据音乐市场大半壁江山的腾讯音乐比肩抗衡 。 网易云音乐的每一步都有几分出人意料,在一次次承压时做出的正确选择,一次次身临绝境时的转危为安,以及一次次为行业带来的深刻改变,都让人叹为观止 。
12月2日,创立8年的网易云音乐正式登陆港交所,当天股票发行价为205港元/股,募资32.8亿港元,发行市值在426亿港元 。 网易云音乐还为此举办了全球首个“元宇宙”上市仪式,2000年29岁“丁磊”和2021年50岁“丁磊”,以及线下仪式中的丁磊本人一起敲响了上市锣 。
这是继网易有道之后,网易系下第二个独立IPO 。
01重围之下冒出搅局者2013年,丁磊推出网易云音乐时,市场上已经遍布酷我音乐、酷狗音乐、QQ音乐等大众熟知的音乐流媒体,创立时间基本上都超过5-10年,且拥有过亿用户量 。
这对于刚成立不久,且毫无音乐基因的网易云音乐而言,能否活下来似乎都是一个未知数 。 也难怪有传言,2013年底有人拿着网易云音乐找到某音乐平台的产品总监,询问对方该如何阻止网易云音乐的进入,却只听到一句轻描淡写的话:“随它去吧 。 ”丝毫未将这个日后的劲敌放入眼中 。
当时,头部音乐平台瓜分八成市场份额,网易云音乐仅占1.3%,着实不足为惧 。 彼时,正值腾讯、阿里、海洋音乐三巨头缠斗焦灼之际,这也让网易云音乐抓住生存缝隙,以别出心裁的“社交分享”和“原创音乐”为出发点,区别于市场上一众主打听歌功能的音乐平台,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
而产品最初的设计灵感,据说来源于音乐发烧友丁磊去巴西出差,买了不少唱片,发现其中一首歌特别好听,但苦于没办法分享给朋友同事,于是萌生出自己做一个音乐产品的想法 。
2013年4月23日,在产品发布会上网易云音乐正式亮相,丁磊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音乐的喜爱,“年轻时候的理想就是开一家唱片公司,理想破灭了,现在就想做一个音乐产品 。 ”
虽然网易云音乐的诞生,一如既往的延续了丁磊以个人兴趣为出发点的风格,但也从侧面印证了网易云音乐在产品基因上,就具备社交分享的功能 。
在产品上线之前,网易内部对互联网音乐产品做了仔细研究对比,发现市面上的音乐产品都是曲库型为主,听歌功能性突出,产品之间拼的也主要是曲库数量 。 这也是为何彼时腾讯、阿里、海洋音乐都在争夺音乐版权,用户随着平台上拥有的歌曲量以及喜爱的歌手而迁移,这也意味着,谁拥有的音乐版权多谁就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
于是,QQ音乐买下了杰威尔音乐、华研国际、华纳音乐、索尼音乐等的独家版权;阿里签下了滚石、相信音乐、香港寰亚等唱片公司;海洋音乐的谢国民则在2014年找到酷狗音乐的谢振宇,推动酷狗酷我合并 。
而网易云音乐作为当时的行业新秀,储备银两和资源实力自然拼不过头部,于是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网易选择提升发现音乐的效率 。 对此,网易云音乐从最初产品设计就直接放弃了曲库架构,而是使用UGC(用户原创内容)的“歌单”作为底层架构;并用算法将歌单个性化推荐给用户 。
- 因特网起源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 15岁三个月没来月经正常吗?15岁三个月没来月经怎么办?
- 网易云上市,一不小心让丁磊秀了把元宇宙
- 物流仍为零售下半场关键国美战略“孵化”安迅物流
- 复盘“黑五”:国外缺货涨价,国内不感兴趣
- 网易云音乐带着丁磊的情怀上市:市值预估426亿港元,盈利仍是难题
- 分辨小狗是否有吃饱了的三个方式
- 拆掉一半电视墙,装修最不“后悔”的决定!“变身”横厅显大几倍
- Facebook之后,美国支付巨头Square也改名“Block”
- 年度数据分析报告,如何写出“年”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