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大迷局:一边全球造假,一边卡世界脖子( 三 )


索尼消费市场没落的十年, 正是它称霸CMOS图像传感领域的十年 。
过去十年里, 索尼利用其摄像机业务在镜头成像方面的优势, 已经坐稳了CMOS领域老大的位置:2018年, 全球CMOS市场, 索尼以49.9%的市占率, 占据半壁江山 。

日本制造大迷局:一边全球造假,一边卡世界脖子

文章插图

2018年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占有率
过去十年里, 日本名义GDP一直维持着2%左右的低增长, 但日本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却在增强 。
2017年, 日本制造业大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突破8%, 高利润率背后, 是日本制造业的高技术壁垒和强议价能力 。
日本制造业强, 强在无形的工匠技艺, 这也是制造链上决定品质高度最重要的一环 。
2015年, 故宫因为工匠年迈退休, 叫停了百年大修 。 得知这一消息后, 《光明日报》评论称:
匠之不存, 技将安在 。
这也是中国制造业的真实写照 。 一直以来, 中国是制造大国, 却不是制造强国, 在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之间, 缺少的, 正是“工匠技艺” 。
建国之初, 在基础科研和工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我国产业工人依靠手工技术, 弥补了集成电路、车床等行业生产工艺的不足, 创造产业奇迹 。
但工匠在这个时代已成为稀缺 。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不仅要有“工匠技艺”, 还要“匠能存, 技可传”, 培养大国工匠, 实现代际传承, 才能补上中国制造链的“最后一公里” 。
【参考资料】
[1]《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机械工业出版社 汤之上隆
[2]《日本制造业兴衰启示录》凡夫俗子话财经 凡夫俗子
[3]《日本制造业真的衰落了吗?》 磨刀石
[4]《专家解读“日本制造”造假事件的原因及其影响》中国质量报 徐建华
[5]《日本企业的隐秘转型之道(上):危中求机, 潜行精进》佐佑顾问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 识风云人物, 读韬略传奇 。
版权所有, 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 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