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生的婴儿为什么脱皮?( 五 )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 , 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 , 则有低血糖的可能 , 这 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 , 即可纠正 。
对于生理性多汗 , 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 , 能有效止汗 。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 加水适量 , 文火煮粥 , 频饮 。或用黄芪15克 , 大枣20枚 , 加水适量 , 文火煮汤 , 喝汤食枣 , 每日1剂 。
此外 , 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 。故小儿多汗时 ,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
小儿属于纯阳之体 , 体质娇嫩柔弱 , 肌肉皮肤都很薄弱 , 和成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 。如果小儿只有单纯少量汗出是正常现象 。反之孩子根本不出汗 , 就应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 , 如果汗出量过多 , 而兼有其他症状 , 则应考虑是否生病了 。孩子出汗 , 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 。
自汗是指没有用发汗药或排除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昼夜稍动则自然出汗者 。这样的孩子多是阳气不固 , 津液外泻 。
盗汗亦称“寝汗” , 睡时汗出 , 醒后即止 。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 , 心液不能敛藏所致 。自汗 , 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精神萎靡 , 容易疲劳 , 面色淡白 , 活动时爱出汗 , 易患感冒 , 语声低等 。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 , 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 。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 , 如粳米、苡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 , 这些既能健脾益气 , 又能和胃 , 可以煮粥食用 。
盗汗 , 孩子在睡觉时出汗 , 醒时汗止 , 形体消瘦 , 皮肤干燥无泽 , 两颧红 , 手足心热 , 大便干燥 , 小便黄 , 烦躁不宁等 , 属于阴虚表现 , 要忌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和辛辣食物等 。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 , 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 , 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 , 水果、蔬菜也应多吃 , 特别是要多吃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
护理多汗的孩子 , 应注意勤换衣被 , 并随时用软布擦身 , 或外用扑粉 , 以保持皮肤干燥 。身上有汗时 , 应避免直接吹风 , 以免受凉感冒 。多汗易造成阴津亏损 , 阳气受伤 , 因此要多给患儿饮水 , 饮食要忌辛散、攻伐之品 , 以防止正气受伤 , 汗出更甚 。
儿童盗汗者不少 , 轻的每晚衣被皆湿 , 重的由此而消瘦、便秘、饮食减少、经常感冒 , 家长常把这当作一件大事 , 顾虑重重 , 或各处求医zhi疗 , 或到处打听偏方秘方 , 但不少患儿服药后毫无寸效 , 盗汗照样每天出 。临床工作中 ,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 经常可以碰到 , 而看看已经服过的药物 , 不是黄芪、x参、白术、龙骨、牡蛎一类 , 就是些碧桃干、稻根须、红枣之类了 , 其不见效的原因显而易见──大家都把儿童盗汗当作“虚”了 。体虚应该补 ,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 于是乎医生屡用补药 , 家长屡用补品 , 虽盗汗仍然 , 却还是补之不停 。这实在是冤屈了患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