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犯困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二 )


此外 , 餐后困倦跟血糖升高也有关 , 其中食欲激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食欲激素顾名思义与食欲有关 , 吃饭前 , 食欲激素含量升高 , 让我们产生进食的愿望 , 而餐后血糖升高导致食欲激素含量下降 , 当食欲素含量低下 , 人就会觉得昏昏欲睡和不想活动 。而在空腹阶状态 , 食欲激素含量高的时候 , 情况则会截然相反 , 人会变得清醒且活跃 。所以 , 想要保持清醒 , 少吃点比拼命喝咖啡提神更有效 。
既然吃饱后会产生睡意 , 可能是身体希望我们在吃饱后就乖乖呆着别动 ,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在生物学上 , 科学家并不确切地知道餐后睡意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 但演化心理学专家的研究提示我们 , 这个机制可能具有进化上的意义:进食后减少运动 , 有利于能量的贮存 , 从而避免一进食就开始消耗能量 。
吃的主食越多越饱 , 困意袭来得越猛烈
正如前文所述 , 如果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 那么食欲激素下降就越明显 , 这时困意就会来得更猛烈 。也就是说如果你吃得越饱 , 吃的东西升血糖更快 , 就意味着你餐后必困无疑 。那么 , 什么食物升血糖效果更好呢?当然是就是主食——碳水化合物 。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人午饭后较少睡觉的解释之一——他们的中餐很简单 , 主要以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为主 , 午餐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很低 , 即便是啃个汉堡 , 那两片面包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所以 , 我们看到多数老外吃中餐无非是一杯咖啡 , 外加一分蔬菜沙拉就搞定了 。
而我们的中式中餐 , 特别强调中餐要吃好 , 怎么才叫吃好呢?就是要足够的米饭和各种菜 , 米饭这类主食是碳水化合物最重要的来源 , 所以中国人的中餐相比西方人的中餐 , 升血糖更快 , 往往也就更容易犯困了 。
怎么避免餐后困倦无比
因此 , 减少主食摄入 , 只吃六七分饱 , 可能是让餐后不那么困的办法 , 这样可以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减少主食摄入 , 并不是说完全不吃主食 , 你可以选择那些糖吸收较慢 , 血糖上升缓慢的主食 。这里就涉及一个营养学概念——血糖指数 , 血糖指数高的食物被吃下去后 , 血糖上升快 , 反之则慢 。那么哪些是高血糖指数食物?哪些又是低血糖指数食物呢?大米、面条、蜂蜜等都是高血糖指数食物 , 大米面条这些精制糖类基本构成中国人的主食 , 而全麦面包、糙米、豆类、酸奶、玉米、燕麦等都是低血糖指数食物 , 低血糖指数食物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血糖上升带来的饭后困倦的问题 , 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强调增加摄入吃全谷类主食 , 适当控制精制主食 , 
论午后跑步的可能性
大部分跑友要么选择晨起跑步 , 要么选择下班后的傍晚跑步或者夜跑 , 有多少跑友会选择午后跑步呢?从某种意义上说 , 午后跑步时也许是最高效利用时间的的锻炼方式 。因为 , 早晨爬不起来是很多人无法坚持晨跑的主要原因 , 而不少人晚上需要陪伴家人 , 或者还有些工作要做 ,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 , 利用中午午休时间进行跑步也不失为一种节约时间的锻炼方式 。中午跑过步后 , 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感和轻松感也可以让你的下午工作更有效率 。此外 , 中午吃得少一些也有助于减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