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
● 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断消退 。
注意
麻疹患儿可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少数合并心脏损害,如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等症状,应警惕麻疹脑炎 。
3
水痘
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水痘传染性强,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沬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被传染 。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 。
临床表现
● 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
● 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足底更少 。
● 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等处 。
● 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脱痂后不留瘢痕 。
● 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
● 水痘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
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 。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
临床表现
● 大多数患儿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痛、肌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 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 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
注意
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等,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 。
5
手足口病
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
临床表现
● 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 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 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
●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 。
注意
当患儿出现下列表现时,应警惕为重症患儿,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精神反应差、嗜睡、抽搐、肢体无力、急性偏瘫,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发绀、出冷汗 。
6
猩红热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5-15岁为高发年龄 。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
临床表现
● 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畏寒,同时伴咽痛、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 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
- 春季宝宝食谱——春季宝宝吃哪些食物好
- 春节流行感冒的预防方法
- 春季坐月子怎样能恢复得更快一些?
- 夏季坐月子谨防“产后风”,稍不注意病魔缠身,如何预防呢?
- 卧室装修,这12个方面容易做错,留下的都是后悔,要了解预防措施!
- 长途运输活羊时,为什么会掉秤有哪些预防措施
- 求春季减肥计划,有没有???
- 怎样预防妊娠纹?产后妊娠纹该怎么消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应该如何正确预防?
- 吃鱼还是吃鱼油更有营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