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白鹳妈妈残忍杀死幼仔?( 二 )


那么,是什么让白鹳对自己的“孩子”痛下杀手呢?首先,白鹳是一种相对多产的鸟类,在繁殖期,一只雌性白鹳每窝会产下4-6枚卵 。在雌雄白鹳的共同孵卵下,这些卵的孵化率相当的高,能够达到80%左右,这样一窝卵就能孵化出3-4只幼鸟 。之后问题就出现了,这些幼鸟从出生到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需要50-60天,在此期间,幼鸟长的非常快 。长的快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所以,雌雄白鹳在育雏期几乎是很少休息的 。
但是,白鹳繁殖大都在每年的4-6月份,此时田野里的昆虫、蛙类等白鹳的主要猎物还不是很多,而且成年白鹳也需要吃,这样就导致了幼鸟食物并不是很充足 。幼鸟的食物不充足,幼鸟们就会出现竞争,而那些凶一些的总是能够抢到食物,而弱一些的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 。这样时间一长,幼鸟的体型差距就出来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弱一些的幼鸟都可能因为饥饿死亡 。
此时,白鹳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杀弱保强 。与其让弱的幼鸟在竞争中慢慢地消亡,还不如趁早将所有的资源留给最强的后代,这是白鹳的选择 。
其实,不光是白鹳,它的近亲黑鹳也有这样的习性 。从外观上看,黑鹳与白鹳非常的相似,只是黑鹳的羽毛除了胸腹部为白色外,其他全部为黑色 。除此之外,它的迁徙、繁殖习性都与白鹳一模一样 。在育雏期,黑鹳也会主动剔除掉较弱的幼崽,或直接杀死或推出巢穴让其自生自灭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鸟类学家的观察发现,无论是白鹳还是黑鹳,它们在杀死或者推出自己的幼崽时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可能也是一种不舍的表现 。
总结从我们人类的视角看,无论是什么理由杀死自己的孩子都是“天理难容”的,但是在残酷的自然界中,白鹳和黑鹳就扮演了这种角色,从它们的习性看,它们的选择也是不得已的,因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将资源平分,可能谁也活不了,但是通过“杀弱保强”的方式,它们的后代各个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比较的强 。所以,这也是白鹳的一种生存方式 。
【什么原因让白鹳妈妈残忍杀死幼仔?】可能有的小伙伴还会说:养不了这么多就别生呀 。但是在孵化之前,白鹳也无从判断哪颗卵是“优的”,哪颗卵是“劣的”,所以它们通过了多生,再主动筛选的方式,留下了最强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