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义、主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义、主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诗人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 。全诗如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如下: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扩展资料: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 。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教师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后来王叔文集团政zhi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宝历二年(826年)应召回京 。冬天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zhi今河北定县) 。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zhi内容 。《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义、主旨?

文章插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运用了《思旧赋》和《述异记》两个典故 。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思想感情 。《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 。《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 。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 。“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此诗作于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 。首联,诗的diyi层,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颔联,诗的第二层,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 。颈联,诗的第三层,推开一步,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尾联,诗的第四层,急转直下,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zhi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