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从哪里来,历史起源是什么?( 七 )


adj.焦ta(干燥)、媠su?(美丽)、歹ph?i(坏)、晏o?(迟)、紧k?n(快)、乌o(黑)、?gáu(能力强);
图10:gáu图档字 。(汉典)
adv.煞sah(冲着 , 急着)、野i?(很)、袂bo?(不会)、莫mài(不要)、加工ke kang(更加)、拙coah(这么);
pron.吾go?(我)、阮g?n(我们 , 排他)、咱l?n(咱们 , 不排他)、汝l?(你)、恁l?n(你们)、伊i(他/她/它)等 。
②地域性指派生词汇的方法存在地域特征 , 最突出的方面是名词修饰语后置 , 这是百越语的特征 。古汉语也较多见 , 但近代汉语已基本消失 。
这样的例子很多 , 比如鸡公koe kong、鞋拖oé thoa/浅拖chy?n thoa、骹手kha chy?、亲堂chin tóng、历日la?h ji?t、屉抽thoah thiu、私隐s? ?n、闹热l?u jya?t、康健khong ki?n等 。
③闽南语有大量的文白异读现象 , 约2/3的字同时存在文读和白读 。文白异读实际是种特殊的多音现象 , 贴近古典汉语的为文读 , 不直接受古典汉语影响的是白读 。上面的例子或多或少已反映此现象 , 这里提示一些同形异义的案例 。
譬如行动híng t?ng指一般动作的发生与进行 , 而ki? t?ng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游走;雨水? su?指第二个节气 , h? cu?指下雨时的降水;老师l?u s?指教师 , l?u sai指体力劳动师傅 , 不一而足 。
(2)句法:闽南语的特征性句法是助动词“有”的使用 , 和宾语前置 。
①助动词“有”在粤语、闽语都用得比较多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已完成 。如:
吾有咧弹钢琴 。Go? ? leh to? k?ng khím.(我正在弹钢琴 。)
伊有看著这领事志 。I ? kho? ti??h cit ni? t?i cì.(他看到过这件事情 。)
汝有做作业无?L? ? coè cok gia?p \'b??(你做作业了吗?)
②宾语前置通常发生在句中有修饰宾语的定语时 。如:
吾苹果买两斤 。Go? phíng k? bo? n?ng k?n.(我买两斤苹果 。)
迄间房阮想够阔 。Hit ku? páng g?n sy?? kàu khoah.(我们觉得那间房子足够宽敞 。)
火车汝欲坐较紧的是毋?H? chya l? b?h c? khah k?n \'é s? ?m?(你要坐较快的火车吗?)
2、域外语言影响
明中后期以来 , 由于形势改变 , 东南沿海居民下南洋讨生活 。这既扩散汉语的流通范围 , 也带来一些外语元素 。由于先闻新声 , 粤语和闽语的外来词占比显著高于官话 。许多借词被吸收入闽南语 , 为人们津津乐道 。
图11:闽粤华人同马来人婚配 , 形成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 。
相应的案例有很多 , 如磨仔boá ?[buaya , (马来)鳄鱼] , 沙嗲sa te[sate , (马)辣] , 巴刹pa sat[pasar , (马)集市] , 雪文soat bún [soapen , (马)肥皂] , 洞葛t?ng koat[donguat , (马)手杖] , 五骹记g? kha kè[lima kaki , (马)五尺 , 即骑楼下的廊道] , 奥屎àu s?i[outside , (英)出局] , 勿兰地bu?t lán t?[brandy , (英)白兰地] , ?khut[coat , (英)大衣] , 便所pi?n s?[べんき , (日)厕所]等 。
综上 , 包括闽南语在内的闽语特点是很鲜明的 。和其他方言差异巨大的原因 , 既有历史和社会的 , 也有自然与物质的 。在普通话不断推进的当下 , 希望方言使用者保护和继承好这份乡音 , 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元灿烂 。
创作不易 , 欢迎转发讨论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