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白居易送给了湘灵一面明镜,他说:“诗人刘希夷曾给心爱的女孩写过一首诗\'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
还有一句没说出口的,他,想娶湘灵为妻!
湘灵羞涩地接过镜子,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从此,二人情根深种,渐渐长成了彼此缠绕的花 。
爱情虽然美好,但是现实终究残酷 。很快,母亲陈氏发现了白居易与湘灵的感情,于是,他们的爱情有了最烂俗的情节,棒打鸳鸯!
母亲陈氏出生于颍川陈氏,是名门望族,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她认为,白居易的妻子即便不是官宦世家的女子,也会是书香门第,但绝不是湘灵这样的农妇!
但是,这一次,白居易没有再听从母亲的话,他说,此生非湘灵不娶 。陈氏听闻此言,勃然大怒,为了斩断白居易的情思,陈氏带着白居易再次离开了符离 。
贞元九年,父亲白季庚迁任襄阳别驾,母亲陈氏带着家人一起去襄阳与父亲团聚 。临别时,湘灵将明镜还给了白居易,说:“我等你回来,若想我了,就看看这面镜子 。”
白居易握着手中的匣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车轮渐渐启动,白居易渐渐模糊了双眼,湘灵的身影也渐渐模糊,直到再也看不见 。
一路上,白居易频频回眸,期待能看见湘灵的身影 。他跨过高山,路过湖水,总是不经意间就想起湘灵,每次思念都是泪眼滂沱!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
在襄阳的日子里,白居易又回到了苦读的状态 。因着父亲官职不低,白居易的生活也渐渐富足起来 。但是,他仍想起在符离的清贫日子,因为那里有他的湘灵 。
夜深人静时,他总是无法入睡,寸寸相思,刻入骨髓 。他相思成疾,无声哭泣 。而母亲陈氏对此一无所知,她天真地认为,白居易终究会忘记的 。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
白居易只想回到符离,再看一眼湘灵 。
贞元十年,父亲白季庚去世,23岁的白居易扶柩回到符离,为父亲守孝三年 。他再一次见到湘灵,可是这次,因为礼法,他不敢与湘灵亲近 。
贞元十二年,守孝期满,白居易已经25岁了,而湘灵也已经21岁了 。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为人父母了,但是白居易和湘灵还是单身 。
白居易再一次跪倒在母亲面前,请求陈氏同意,他能够迎娶湘灵 。这次,母亲陈氏仍旧决绝地拒绝了,除非她死,否则湘灵别想进门 。
母亲的门第观念,让白居易痛苦,也让湘灵绝望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了白居易与湘灵无法跨越的鸿沟 。白居易无法说服母亲,也没办法放弃湘灵,在深受相思之苦时,他写下了《长相思》 。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
湘灵,我愿化作山间的乔木,与你枝枝连理;我愿成为原型的走兽,日日跟随,并肩前行 。
白居易不甘心,他想,如果他能向母亲证明,不靠联姻,一样可以入朝为官,母亲兴许就能答应他娶湘灵了 。他手中握住了这颗救命,苦苦挣扎,却不知结局早已注定 。
贞元十五年,白居易参加了乡试,第二年,他入京参加了会试 。那一年,他一路高歌猛进,高中进士及第 。他意气风发,挥笔写下: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
那一年,白居易28岁,回到符离,再次请求母亲答应他与湘灵的婚事 。谁知,母亲拒绝得更加彻底 。
- 老婆把客厅装成了大海,朋友看过后,都说下次来我家要带沙滩椅
- 张爱玲晚年得了什么病为什么频频搬家
- 36岁日本姑娘,不婚不育,一人独居15年,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模样
- 老人晚年和三五好友同住,互相照顾,互相养老,可行吗
- 韩国为何把朴槿惠“塑造”成了悲惨可怜的形象?
- “克里马擦”原本是伊朗话,怎么变成了西安话?
- 戎马一生的忽必烈,晚年为什么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
- 疫情之下,跳绳成了减肥者的“weiyi”选择,如何跳绳减肥效果好?
- 疫情下,我是如何让我的阳台成了我的自留地?实现蔬菜自由
- 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白居易一二三年ji的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