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晚年成了一个好色的老头,姬妾上百,是真的吗?( 六 )


然而,唐宪宗却勃然大怒,指责白居易越ji上报 。曾经的政敌们纷纷开始落井下石,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因为看花坠井身亡的,他却写了赏花诗和新井诗,简直是人神共愤 。
这一年,白居易43岁,他被贬出京,成为了江州司马,他的内心是憋屈的 。大概是,经历过繁华的人,很难再甘于平凡 。
这一年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杯酒间,忽然听见一阵断断续续的琵琶声 。他邀请琵琶女上船同游,听她低低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
曾经名动长安的白居易,被贬出长安后,长久以来压抑在心里的那份孤独感与不被理解的感觉,终于在琵琶女这里得到了共鸣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终于,白居易豁然开朗 。他想,这官场,这社会,他怒过骂过,但是他无力改变,也许归隐田园是他最终的结局,这样也好 。
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 。
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
从此,白居易放下了手中的“剑”,将目光转移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他的诗也从暗喻讽刺的官场社会变成了轻快悠然的生活小事 。
有人说,白居易是向命运低下了头,怨他没有坚持初心 。不是的,白居易只是选择了一条“穷则独善其身”的道路,他明白如果将一颗真心用在了错的地方,终将没有价值 。
03游乐人间那一年,在去江西九江的路上,白居易遇到了故人,湘灵!彼时,白居易44岁,湘灵也已经40岁了 。这些年,湘灵没有嫁人,一直跟随父亲四处漂泊 。
十几年未见,湘灵已经无法和记忆中的少女重合,彼此都有了岁月的痕迹,他们抱头痛哭 。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
隔了25年的岁月,再见时,只能感叹年少的情谊,物是人非,最后两人依依惜别 。
在经历了官场的排挤,爱情的求而不得,曾经那个热血向上的少年再也不见了 。白居易从执拗走向了圆融,他开始注重享乐,学着做起了一名隐者,寄情山水,游乐人间 。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
然而,讽刺的是,就在白居易放下了执拗,不再寻求改变,想要与世界同流合污时,他却被重新启用了 。
元和十五年,一度实现“元和中兴”的唐宪宗,因一心追求长生不老,长期服用丹药,暴病而亡 。李恒登基称帝,史称唐穆宗 。
唐穆宗因喜爱白居易的才华,将他召回长安,升为朝散大夫,官居五品 。此后,白居易在官场一直顺风顺水,先后出任苏州、杭州刺史,最终做到刑部尚书退休,官居二品 。
长庆四年,50岁的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回京途中,路过符离,他又见到了思念无比的湘灵,湘灵还是守着未嫁的诺言 。
这次见面后,白居易离开了符离,而湘灵遁入了空门 。
53岁时,白居易卸任苏州刺史,回洛阳途中再次路过符离,这次他没有见到湘灵 。在符离,他见到了一个酷似湘灵的少女,不觉想起他初遇湘灵的场景 。
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 。
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
他想起湘灵曾笑着说:“如果你不娶我,我就出家当尼姑去 。”湘灵的容颜在他脑海里慢慢变得模糊,而这场35年的爱情也随着湘灵的出家落下帷幕 。
仿佛是岁月打通了任督二脉,白居易的生活开始变得放浪形骸 。他开始整日饮酒作乐,风流韵事不断,日日沉静在温柔场中 。
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