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他心里的沉闷感久久不能消散,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观刈麦》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白居易将底层百姓挣扎的生活牢牢记在心里,他愧疚不已,他想,这民间的疾苦,必须要让上位者看见 。
这一年,白居易因为《长恨歌》被唐宪宗赏识,调回京城,任职左拾遗 。根据《新唐书·百官志二》记载:
门下省有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 。
上任后,白居易一直秉持着“有阕必规,有违必谏”的原则,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他畅所欲言,将百姓的苦难化成诗篇,献给唐宪宗,希望他能看到当下社会的现状 。
他不顾世俗的眼光,猛烈地抨击朝廷,抨击不作为的官员,他将新乐府运动推向了高潮,也将他的快意恩仇展现得淋漓尽致 。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伤大宅》
谁谁谁,贪污腐败,为官十载却坐拥数间百万房产,家里有吃不完的肉,花不完的钱!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卖炭翁》
皇宫里的太监和他的手下,只给了人家半匹红纱一丈绫,就将老人的千余斤炭买走了,完全看不到老人家衣不蔽体的惨状,实在是丧心病狂!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
——《买花》
民间物价飞涨,老百姓连一束花都买不起,这花的价格有多高,竟然比得上十户中等人家的税收,简直就是天价!
白居易不仅怼同僚,怼下属,怼太监,连皇上犯了错,也毫不客气地怼上去 。气得唐宪宗直说:“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
元和三年,37岁的白居易结婚了,娶得是同事杨虞卿的妹妹 。杨氏出生名门,母亲陈氏很是满意,但是白居易却不开心 。
妻子端庄持重,孝顺父母,友爱弟妹,但是唯独不是白居易心里的那个人 。他又想起符离那个活泼灵动的湘灵 。夜深人静时,他拿出湘灵还给他的那面镜子,回忆往昔 。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
元和六年,母亲陈氏坠井身亡,白居易给母亲丁忧守孝 。此时,横亘在他与湘灵之间的障碍没有了,但是,白居易明白,已经回不去了 。
但是,对湘灵的思念与日俱增,在某个独居的夜晚,他写下了《夜雨》 。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
得不到的爱人,让白居易更加投身于火热的事业中 。工作中,他更加卖力地抨击着这黑暗的官场,吃人的社会 。闲暇时,他与元稹饮酒同醉,醉后,他便借着酒劲抨击得更猛 。
白居易做官太真实,太正直,他的为官作风,让他在官场上得罪了许多权贵 。他们都想看着白居易跌入尘埃 。
元和十年,一日清晨,长安城内一片肃杀 。长安街头,大唐宰相武元衡竟被当街暗杀,其他人都明白要明哲保身,但是白居易却直接上书唐宪宗,要严查凶手 。
- 老婆把客厅装成了大海,朋友看过后,都说下次来我家要带沙滩椅
- 张爱玲晚年得了什么病为什么频频搬家
- 36岁日本姑娘,不婚不育,一人独居15年,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模样
- 老人晚年和三五好友同住,互相照顾,互相养老,可行吗
- 韩国为何把朴槿惠“塑造”成了悲惨可怜的形象?
- “克里马擦”原本是伊朗话,怎么变成了西安话?
- 戎马一生的忽必烈,晚年为什么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
- 疫情之下,跳绳成了减肥者的“weiyi”选择,如何跳绳减肥效果好?
- 疫情下,我是如何让我的阳台成了我的自留地?实现蔬菜自由
- 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白居易一二三年ji的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