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数学,福建高考数学平均分( 二 )


例如《考试说明》中对“函数”的知识要求是:
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福建高考数学,福建高考数学平均分】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
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
在这个部分,没有提出“掌握”的要求,其中“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会求、会算”与“了解”是同一层次的要求;“理解”的层次高于“了解”,要求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会比较、会辨别.特别注意④中,对函数的单调性的要求是“理解”,而对奇偶性的要求是“了解”,显然对单调性的要求更高 。
如何研读、细读《考试说明》,并吃透《考试说明》?
对《考试说明》,教师要研读,考生要细读 。 考生尤其要关注例题的解法以及解法后面的一段简短的文字 。 通过这段文字的说明,考生可以了解知识题的难易程度、能力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考查的、思想方法是如何渗透在解题思路当中的,这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认识高考的命题特点和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 。 吃透《考试说明》,复习中要强调数学思维的训练.现在有些考生做题目,知识列了一大堆,叙述似是而非,自以为对,实际上混乱不堪 。 这恰恰是题海战术的恶果,应付题海,疲于奔命,生搬硬套,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是:考生的数学素质得不到提高,培养的考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很差,不能适应大学和社会的需求 。
此外,考生还应该把参考试卷当作一份模拟卷,在一轮复习之后,花2个小时时间给自己进行一次“模拟考”,仿真感受一下高考试卷结构,体会参考试卷的考查方式,学习如何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等 。
您认为下一段高考复习的策略是什么?
在下一段高考复习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使我们的复习充分有效、高效,是我们每位考生、教师及家长应当认真反思的问题 。 应对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新理念,新趋势及其命制方法,我们的复习策略,我认为是以下十六字方针:以人为本,以本为本,立足基本,求实悟本 。
您是怎样理解在高考命题“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考试题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差异,力求使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都能得到科学的评价,整份试卷的设计应合理,注重整体效应 。
以人为本,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让好生也有发挥的余地,让差生也有成功的体验,让中等生努力之后也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 比如,2011年福建省高考试卷对好生而言,理科第10题、15题、20题,文科第12题、16题、22题就是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本次考卷中比较有创新的试题,是为好生准备的,当然这样的问题中等生努力一下也是可以做好的 。
对差生而言,有非常多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的问题,比如理科1、2、3、4、5、6、11、12、13、14、16、17、21等等,都是容易题,文科1、2、3、4、5、6、7、8、9、13、14、15、17、18也是送分题.对中等生而言,也有发挥的余地,比如理科第7题(文科第11题)可以用等比定理直接求解,也可以分成椭圆和双曲线求解,不同的思考可以得到不同的路径,可以反映学生的差异,再比如文科第9题也是有非常多的方法入手的 。 还有,理科8、9、18、19题,文科0、11、15、19、20、21等等是中档题,有利于中等生发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