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恐吓也从现实世界延续到了自媒体空间:
目前,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有的超大型机构还有自己的家长bbs社区 。于是,大量制造升学恐慌的帖子、文章在网上热传,推波助澜,随时挑战着家长的神经 。
“而且很多培训机构的公众号并不以自己机构的名字命名,还会用一些看似很鸡汤的“鸡血文”,很隐蔽地给家长‘洗脑’ 。”
——新闻晨报《先“吓死”你,再让你掏钱》
而不论是开讲座还是自媒体中的培训软广鸡血文,目的都是吓住家长,让他们乖乖掏钱购买自家的培训课程和教辅书 。“一场讲座‘吓’下来,当场会有10%-15%的家长当场买单 。”
套路二:虚假包装,名师泛滥
对名师的过度包装早就成了行业潜规则,“名师卡”随便发放,“没证书也说自己有,反正家长们也不懂” 。
“BEC高ji证书、TKT证书持有者 。不是英语专业,你就写CET六ji证书,其实就是大学英语六ji,但你写英文缩写,家长也不知道是什么 。”“如果有家长询问你的年龄、是否有教学经验这样的问题,千万不要说自己是新教师,一定强调自己在别的校区带过课 。”
——法制晚报《调查:暗访新东方幼儿学习部 “要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
套路三:霸王条款,交钱容易退钱难
在咨询、交钱之前,你可能得到各种“靠谱”的退款承诺,但交完钱要是想退掉的话,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熟悉合同法,也不懂辨认霸王条款,退学不退钱的例子屡见不鲜 。
图片来源:百度新闻
“霸王”套路往往隐蔽,常让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为了自身利益,商家不考虑消费者学习和家庭经济基础,通过各种各样的销售方式和手段,设法让消费者付款购买培训服务,如果消费者没有现金,就让消费者通过信用卡向银行借款预支,一旦消费者要求退款,就会以种种理由拖延 。
——中国消费者报 《近六成消费者遭遇教育培训退款难》
营销花招与骗局层出不穷,但与家长、学生直接对接的永远是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基层工作人员,一旦出现了矛盾,他们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然而,这些本就承受巨大压力的一线老师,比起消费者,更是有口难言 。
师不为师:必备忽悠技术的背锅侠
老师身份造假新闻曝出后,新东方迅速将锅丢给该教培老师,将其开除 。对此,有网友为被开员工表示不平:让老师背锅,新东方太无良,老师太冤 。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其实,在所有的盈利性培训机构中,销售都是重中之重 。一般,教学老师与销售老师本是各司其职,前者负责教学,后者叫做“课程顾问”,负责向家长持续安利课程 。但如果培训机构完全信仰流量,急于“做大”,那么真心想要上好课的老师恐怕也难以专心钻研教学了 。
“之前,大家至少不会扒你圈子里的人,而现在的趋势是为了招生不择手段,开始互相诋毁 。这就导致了老师内心开始不安 。”所以现在有的人的心态就变成了先保证有现金流,无论是开公司拿融资,还是开辅导班收学费 。
武峰说,他觉得从85后到90后,大家已经在用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微博粉丝群招生,和“老”新东方老师有比较大的区别,相比之下,他们并不是非常习惯新媒体的招生方式 。
——多知网《一个新东方老师的十年:离开还是留下》
一位在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工作一年的员工阿蕾告诉土逗,“其实在现在这种一个消费主义的环境下,没办法只关注教学不管运营,但是运营就必须牵扯一部分教师的精力也来做维护 。”
- 教育部抽查中小学生理科类校外培训材料:存在内容超标超前等问题
- 推荐50本熬夜看完的小说:各类型都有总有你喜欢的
- 谁能给我一个食物热量表? 各类食物的热量表
- 青岛西海岸新区22家校外培训机构(教学点)恢复线下培训
- 进一步强化涉考培训机构监管!省教育厅印发通知
- 肥胖症患者如何选择各类食物
- 如何看待大学生校外租房?
- 清华现在有哪些食堂可以用现金或者校外的人可以办临时饭卡的?
- 竞聘中心校校长演讲稿 培训机构分校长竞聘演讲稿
- 培训机构产品手册 培训课程手册制作公司PDF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