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教教主「全能教教主赵维山」( 七 )


再者懂得化学的人 , 都知道水是氢氧的化合物 , 换句话说‘水’不过是氢和氧暂时的化合的‘物’而已 。 水经过电解以后 , 又会变成氢气和氧气了 。 依此类推宇宙万事万物 , 没有一件不是因缘暂时聚合生成的 , 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 。 因缘合则生 , 因缘散则灭 , 那里有创造万物的‘神’?那有被创造的‘万物’呀?
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佛对众生说法 , 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 , 随著时空的不同而设教 。
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 , 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智慧高的人 , 佛就告诉他能够直指人心 , 明心见性 , 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稍低的人 , 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 , 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
又如:对于热中名利的人 , 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 , 认为人生毫无意义 , 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 , 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 , 生命是宝贵的 , 人可以藉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乐 。 ’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
同样的道理 , 由于时空的不同 , 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
例如:台北的人问佛说:‘台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于回答高雄的人则说:‘北上 。 ’依此类推 , 祗要众生所处地方不同 , 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 。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 , 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 。 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 , 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
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须要有佛法了 。 佛法如‘药’ , 众生没有烦恼的‘病’ , 药就不需要了 。
佛法传世逾二千五百余年 , 能适应不同的时代 , 不同的众生 , 这就是它能够因材施教 , 因地制宜所致 。 而这种教育方法 , 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
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讲的道理 , 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出世’的 , 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 。 (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 , 而是改造这个世间 , 重建这个世界 。 )
佛经上所讲的:‘佛法在世间 , 不离世间觉 , 离世求菩提 , 恰如觅兔角 。 ’就是说明修行要在人间 , 觉悟也要在人间 , 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 , 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 , 逃避这世界上的人类 , 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 。 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 , 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 , 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 。 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 , 相辅相成 , 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 。 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 从修行一直到成佛 , 既没有‘入世’ , 也没有‘出世’ , 因为一直是在这个世间进行的呀!
而佛经上虽然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 , 劝人念佛往生彼国 , 但稍为了解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 , 这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 , 佛教最后的目的是在于‘化人间为庄严净土 , 变地狱为极乐世界 。 ’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 , 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