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测风速的简单介绍( 四 )


传统食品,但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 。

油条测风速的简单介绍

文章插图
油条的制作做法一
原料:普通粉5000克 , 矾、盐比例相同 , 明矾(冬季125克 , 夏季170克)、碱(冬季60克 , 春季70克 , 夏季85克) , 温水(冬季3000克 , 夏季2750克) 。
制作方法
1、将矾、碱、盐按比例兑好 , 碾碎放入盆内 , 加入温水搅拌溶化 , 成乳状液 , 并生成大量的泡沫 , 且有响声 , 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雪花状 , 揣捣使其成为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 , 用温布或棉被盖好 , 醒20至30分钟 , 再揣捣一次 , 再叠面 , 如此3至4次 , 使面团产生气体 , 形成孔洞 , 达到柔顺 。
2、案板上抹油 , 取面团1/5放在案板上 , 拖拉成长条 , 用小面杖擀成1厘米厚、10厘米宽的长条 , 再用刀剁成1.5厘米宽的长条 , 将两条摞在一起 , 用竹筷顺长从中间压实、压紧 , 双手轻捏两头 , 旋转后拉成长30厘米左右的长条 , 放入八成热的油锅中 , 边炸边翻动 , 使坯条鼓起来 , 丰满膨胀酥脆 , 呈金黄色即成 。 制作原理:制作油条的面团属于矾、碱、盐面团 。 由于此种面团反应特殊 , 所以在成熟工艺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 一般只适宜于高温油炸方法 , 才能达到松软酥脆的特点 。 面团调制所掺入的明矾(白矾)、碱(纯碱)、盐(劲大的粗盐)在水的作用下而产生气体 , 使面团达到膨松 。 在膨松过程中 , 起主要作用的是明矾和纯碱 , 其反应式是:kai(SO4)412H2O+Na2CO3+H2O→AI(OH)3+Na2SO4+K2SO4+CO2↑+H2O
从上述反应式中可以看出 , 面团调制时所加入的明矾、碱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 , 生成物为氢氧化铝(又称矾花) , 属胶状物质 , 使成品松软;生成的硫酸钠和硫酸钾对人体无害 , 在面团中不起作用 。 而在调面时所加入的食盐 , 则起着增加面团韧性和筋力的作用 , 便于制品的成型操作 。 由于氢氧化铝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 , 导致矾、碱、盐膨松面团制品的涨发 。
3、油条是否能炸得又松、又脆、又黄、又香 , 制作要领是:每两条上下叠好 , 用竹筷在中间压一下;不能压得太紧 , 以免两条粘连在一起 , 两条面块的边缘绝对不能粘连;也不能压得太轻 , 要保证油条在炸得时候两条不分离;旋转就是为了保证上述要求 , 同时在炸得过程中 , 容易翻动 。 双手轻捏两头时 , 应将两头的中间轻轻捏紧 , 在炸的时候两头也不能分离 。 油条发起的原理是:当油条进入油锅 , 发泡剂受热产生气体 , 油条膨胀 。 但是由于油温度很高 , 油条表面立刻硬化 , 影响了油条继续膨胀 , 于是油条采用了每两条上下叠好 , 用竹筷在中间压一下的方案 , 两条面块之间水蒸汽和发泡气体不断溢出 , 热油不能接触到两条面块的结合部 , 使结合部的面块处于柔软的糊精状态 , 可不断膨胀 , 油条就愈来愈蓬松 。 我们拿到一根油条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 , 两条面块的外面 , 尺寸大概膨胀了一倍 , 而两条面块的里面 , 却膨胀了许多倍 。
【油条测风速的简单介绍】许多人比较关心和面时碱和明矾的比例 , 其实其并不重要 , 明矾多了味道和口感会变差 。 一般可采用明矾为面粉的1%左右即可 , 碱的数量比明矾略少 。
做法二
原料:面粉300克 250毫升温牛奶 1小勺泡打粉 半小勺小苏打 1小勺盐 25克植物油
做法:
1.把泡打粉、小苏打和盐用温牛奶化开,和面粉和好揉匀,再倒入少许植物油.揉光滑,盖上盖子放在常温下一夜(注意不能放进冰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