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约翰洛克 青少年心理学约翰桑特洛克 pdf( 二 )


发展心理学约翰洛克 青少年心理学约翰桑特洛克 pdf

文章插图
书里说,一般来说,双性化的女性更可能在事业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而双性化的男性更可能在处理感情或人际关系方面游刃有余 。
 
诚然,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具有男孩子性格的女生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如能青史留名的女子,大多数都有高男性化特质;而有女孩子性格的男生更能收获美满的爱情和融洽的交往圈子,我们身边处处看到有温柔体贴男主人的家庭和谐幸福 。
 
所以,理论是可以转为方法论的——既然大概率上双性化的人更有机会成为出色的人,或更可能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应该领悟了?
 
我们不能因为女孩子喜欢蹦蹦跳跳而制止或束缚她,不能因为男孩子性格温柔而嘲讽或打击他,而是要保护孩子并不存在消极影响的多种性格 。
发展心理学约翰洛克 青少年心理学约翰桑特洛克 pdf

文章插图
关于忧郁症的形成近年来,学生的自杀率升高得有点令人可怕,忧郁症的影子重重地压在有孩子的家庭上 。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忧郁症直接和心理学挂钩的 。
 
人们常常会说,谁谁谁看起来很忧郁,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
 
或者说谁谁谁怕自己得忧郁症,于是想去学心理学拯救自己 。
 
仿佛心理学就是忧郁症的药 。
 
但我读了两本心理学的书发现,别说捧起书本来开方治病了,就想找些文字去解释这病的形成都挺难的,根本没有哪个章节针对忧郁症来剖析 。
 
但是看得内容越多时,脑子会慢慢形成一些东西,似乎能对忧郁症的形成道出一二 。
 
这本书第14章专门讲了青少年的问题(忧郁症只是诸多问题的其中一个) 。
 
造成青少年问题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
 
生物因素大概是身体出了问题导致心理问题,比如因为脑部某些领域的功能异常,引发了整个人精神状态的异常 。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就提到,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内各领域神经细胞工作不均衡会引起忧郁症 。
发展心理学约翰洛克 青少年心理学约翰桑特洛克 pdf

文章插图
心理因素则是认知、情绪等方面的因素 。
 
社会因素是指文化环境、社会氛围等方面的影响 。
 
所有这些因素(有可能是共同作用)如果会引起问题的话,会引起两种问题,一种是内化问题,一种是外化问题 。
 
外化问题是指个人问题转向外部,如攻击、伤害别人 。
 
而内化问题就跟忧郁症的症状很接近了,就是将个人问题转向内部,如自残自杀等 。
 
看到这时,我想起在另一本书看到的(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说人的相互关系中,如果某个人老是认为什么问题产生都是自己的错,就是一种内向的攻击,是指向自己的,引发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
 
《以家人之名》刚播那会,很多人同情死了二宝的陈婷,说她有忧郁症,但现在借用专家的理论去分析,她不太可能得忧郁症 。
 
因为她没有表现出半点内疚,把二宝之死的责任全部推给未成年的大儿子和工作忙碌的丈夫,每说一句话都像刀子那样扎进亲人的心,是一种外向的攻击 。
 
或者像那个把孩子扔到河里后,自己回家凉快的女人,也没法拉上忧郁症当遮羞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