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容 | 浓缩200年的手艺精神,用10分钟感受别样的快感( 三 )


而直到上世纪后半叶 , 电动剃须刀的“小尾巴”得以移除 , 电池和充电式的相继出现也让旋转式剃须刀普及化 。
2.往复式电动剃须刀
相较于旋转式 , 一般往复式那紧贴皮肤的隔网会更薄 , 加上电动的加持 , 无论是剃须效果还是操作走向更接近手动剃须刀 , 再加上多刀头的配置 , 剃须速度快 。

要说有什么缺点 , 相信就是明显的震感和噪音了 , 才刚贴近皮肤就有一股电流感油然而生 , 而且隔网纤薄的缘故 , 比旋转式更能感受到刀头的运动感 。

我举个例吧 , 就像用洗碗的铁丝刷在脸部游走 , 听起来都觉得刺激 。
相对于往复式剃须刀 , 旋转式剃须刀噪音较小而且没有震动 , 不过由于隔网比较厚身 , 剃除的洁净度就别指望有太多强 , 通常都很难一趟完事 , 想要剃除干净不见得费的时间比手动少 。
如何操作分类基本上就是以上的情况 , 之余如何选择 , 我先讲讲个人的取向和使用感受吧 。
我是没有蓄须的习惯的 , 须量一般 , 所以对剃须后脸部的洁净度有很高要求 , 一直是个手动党 。
虽然也尝试接受过电动剃须刀 , 无奈个人感觉始终用起来不太灵光 。
首先往复式剃刀根本不会列入我考虑中 , 易刮伤之余还得忍受噪音和震感 。 当然旋转式舒适度提高了不少 , 但洁净程度就一般了 , 反复多次使用仍残留不少胡渣 。
尽管三刀头看似覆盖的面积已经足够的多 , 但别忘了刀头与刀头之间是存在间隙的 , 加上隔网的因素 , 自然就达不到我对洁净度的期望了 。

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使用前不需要清洗、打湿脸部 , 安全性好 , 充满电就可以频繁使用 。 但对我来说 , 早上起来始终都少不了洗脸的步骤 , 何不一次性干净利落地解决 。
而那体积终究是比手动剃须刀大了不少 , 握起来没那种掌握所有的怡然自得 , 不太轻巧 。

综上 , 非不得已情况对于电动剃须刀我是拒绝的 , 至于什么情况 , 下面再说 。
鉴于很多人拒绝手动剃刀的原因都是需要打湿后使用 , 或者是易刮伤皮肤 , 先说明本人没有想抬杠 , 不知道是我心灵手巧 , 还是运气好 , 用手动剃刀只有两三次出现过出血的状况 , 连洗脸、刮胡整个过程控制在5-10分钟内完成 。

据我经验 , 三片式的手动剃须刀综合效果最佳 , 五片式安全性是提高了 , 但也意味着每块刀片的刀刃接触脸部的面积很少 , 变相在洁净度上大打折扣 , 第一次刮伤的时候就是用两片式 , 力度不对很容易就出问题 。

使用手动剃须刀时 , 先用暖水打湿脸部松弛毛孔、软化须根 , 后用洗面奶或者剃须膏(不建议剃须膏或者剃须泡沫 , 大多成分具有刺激性)在需要剃除胡须的位置顺时针重复打圈制造充足的泡沫量 , 然后再进行剃须动作 。

剃须过程中 , 不建议单手操作 , 我习惯是会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剃除位置附近的皮肤 , 以保证脸部皮肤不会随剃刀的刮碰而移位 , 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刮伤的可能性 。

刮动时不要贪图速度 , 慢慢依次从两侧脸颊自上而下、紧贴皮肤地使用 , 按这样一套流程做下来 , 通常剃刀刀刃锋利的话一次经过的位置已经剃除干净 。
唯一称得上麻烦的是刀片需要不定时更换 , 具体看须根的粗细、数量 , 还有刀片的钝化程度和滋润条的状态 , 不要几近脱落还使用 , 我自己是2、3个月就会更换一次刀头 。

追求便捷的男士们 , 这不是比重复在脸部磨蹭的电动剃须刀省事很多吗?还具备了适当的仪式感 , 啧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