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 )


三、克服掉自己的惰性思想 不要光想不做,一个人惰性往往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样可怕!无论是什么样的技巧或者方法,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惰性,我给出这样一个技巧“我只要一步就好”:这个技巧与“机械启动技巧”一样,是用来突破懒性的 。有时,开始做一件事,你觉得无论如何都不想做 。可是情况又不得不做 。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承诺,与其放弃,不如做15分钟,15分钟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下去 。结果,当你做了15分钟后,往往会觉得要继续做多一个15分钟并不是真的太难 。同理,在生活中,有时我们有一些困境,觉得好难过去 。这时告诉自已:我只要一步就好 。你将精力专注于每一天的生活,不要去忧虑明天 。就这样,一天,然后,又是一天,日子就在眼前滑过了 。这个技巧来自《心力学》 。进一步的应用,这个技术是包含一个自我超越的观念 。所谓进步一点点,不是与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 。今天比昨天棒,明天比今天好 。如果我们可以活五百年,我们可以选择按家人的标准活一百年,按朋友的标准活一百年,按上司的标准活一百年,按恋人的标准活一百年,最后一百年,才为自己活一活 。但是,我们可以活五百年么?不行 。所以,我们必须按自己的标准而活 。
四、从心理学良好心理素质的几个标准方面审视自己的不足 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不断的根据这几个方面去审视自己的缺陷所在,提升及锻炼自己!给自己一个坚定的自我暗示:绝不、绝不、绝不放弃;只要生命不息,我就永不放弃;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 。
五、多与人打交道,在过程中磨练自己 经常听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只有我们真正去实践了,才能够取得实质有效的成果!很多朋友害怕和陌生人接触,交往,这就是心理闭塞,素质欠缺的一点体现;我们应该打开心扉去接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与不美好,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知道哪些人值得深交,哪些人不值得交往;无形当中也会锻炼出你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和面对陌生环境的良好适应的心理素质 。
以上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对大家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所帮助 。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中幸福生活必备的内部条件之一 。
孩子们在学生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迅速的一个关键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们在这段时间内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增强适应能力,为以后的幸福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
现在的孩子们在家里都被视为“掌上明珠”,备受呵护与照顾 。让孩子生活在这种“爱”的氛围中,不能说不好,但是孩子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则少之又少了,这就导致孩子们的抗挫能力差,有的怕吃苦,有的缺乏自信心,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遇到点小挫折就感到委屈……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心理学上分析,主要是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懂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力差造成的 。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呢?总结了几点意见与大家分享:
1、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而且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都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六点:①智力正常;②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③能协调、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④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⑤独立、自主、有责任心;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