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如故》:虚假的“BE美学天花板”( 四 )
也就是说 , 《周生如故》的最终虐点是邪恶势力制造的 , 它的故事并未脱离忠奸善恶的二元论语境 , 人物关系也并非那段论据中提到的“所有人都是正常的 , 甚至是善良的” 。
所以 , 《周生如故》并不是黑格尔所言的“正确与正确的对抗” , 它的悲剧模板更接近古老的西方英雄悲剧 。
西方英雄悲剧中 , 主人公一般都是英雄和帝王 , 他们往往具有崇高的品质 , 肩负着不寻常的使命 , 忠实于自己的职责 , 将国家、阶级、民族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 为此不惜牺牲爱情、亲人和生命 , 《周生如故》里周生辰就是这一设定 。
英雄悲剧中 , 英雄的对立方不是邪恶的反派就是强权 , 比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 , 普罗米修斯盗来火种送给人类 , 被众神之主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悬崖上 。
在国内 , 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也是展现正义与邪恶斗争的英雄悲剧 , 但在当代的影视改编中 , 创作者将西方英雄悲剧的模板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进行了结合 。 比如《赵氏孤儿案》中 , 屠岸贾依然是反派形象 , 但他却并非大奸大恶之人 , 他会欣赏忠义之士 , 对妻子更是忠贞不渝 。
同时 , 《赵氏孤儿案》深化了杂剧中的正邪斗争 , 剧中屠岸贾设奸计陷害忠臣赵朔 , 本质上离不开当时赵氏家族、晋国国君、屠岸贾三者之间的政治博弈 。 在这场政治游戏中 , 赵氏功高震主且一步步控制军权、政权和舆论 , 不断强化自己的势力 , 国君下决心清洗赵氏家族 , 屠岸贾不过是国君手中的刀 , 他与《大明王朝1566》中的陈洪是一样的 。
可以说 , 《赵氏孤儿案》的悲剧故事中有着中国古代权谋斗争的精髓 , 也有着人性未泯的反派屠岸贾和不完美的正派赵氏家族 , 这都令《赵氏孤儿案》的英雄悲剧更具辩证哲思 。
对比《赵氏孤儿案》 , 《周生如故》只是单纯套皮西方英雄悲剧 , 剧中的正派与反派都单薄的、刻板化的 , 因此 , 《周生如故》所讲述的英雄悲剧也是浮于表面的 。
或许 , 比起《周生如故》 , 《红楼梦》《大明宫词》《赵氏孤儿案》等经典作品 , 更配得上称一声“BE美学天花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