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八 )


艺术史是人为通过某种线索逻辑串联起来的 。
业余人士如何入门:
非常建议先听懂美术史的人讲一遍再自己看书总结 , 直接自学容易陷入美术史极其丰富的细节(各种形式、材料、主题等等 , 而且同时期很多流派)中而摸不清主要发展脉络 。
本文分两部分 , “1 概述”主要为发展脉络文字叙述 , “2 简图”为图文结合、细节较多的时间轴 。
纵观西方美术史 , 大约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太阳神、酒神)交替主导的过程 , 也是一个对各种题材、手法不断探索的过程 。西方美术史是西方经济、政治的一面镜子 , 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如果与音乐史、文学史、哲学史等并行而观的话 , 会发现是对应的 。
前3000-前1200年的爱琴文明时 , 人类还掌握不太好具象的艺术创作 。而到了前480年 , 即古希腊的古典时期时 , 雕塑中的人物形象就已经栩栩如生了 。在描摹现实之外 , 艺术家们还加入了自身对理想美的理解 。建筑柱式上 , 随着工艺的发展 , 柱子的装饰逐渐增多 。从这些现象来看 , 人文精神在艺术上得到了彰显 。
随着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 。在这个阶段 , 神性代替人性 , 绘画变得刻板 , 题材极为单一 。雕塑几乎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 直到11世纪才作为教堂建筑的附属渐渐出现 。
到了14世纪文艺复兴 , 人文精神逐渐回到了艺术上 。在初期 , 绘画题材仍是宗教 , 但其中故事性、人文性增强 , 人物不再模式化 , 变得生动 。在15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后期 , 人们逐渐思考人生、社会等深刻问题 , 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画中的风景具有了深刻的寓意 , 戏剧性渐渐出现 。甚至对日后的超现实主义带来了灵感 。
16世纪开始的巴洛克艺术时期是西方美术的光辉时代 , 崇尚动感与冲突、光影的强烈对比 , 以及戏剧性 。
到了18世纪 , 法国国力强盛 , 宫廷生活奢华 。精致、富于装饰性的洛可可风格兴起 , 表现了当时宫廷一种奢靡的颓废和忧郁 。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 , 封建王朝日薄西山 , 资产阶级革命拉开序幕 。启蒙运动开展 , 宣扬理性精神 。新古典主义兴起 , 作为对洛可可的“拨乱反正” , 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精神的复兴 。这个时候的绘画题材多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 蕴含着英雄精神 。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 , 浪漫主义兴起 , 是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反叛 , 强调个性、心灵的自由 。艺术创作多集中在心理世界的描绘 , 充满想象力 。纠正了新古典主义过于严谨的倾向 。
19世纪写实主义兴起 , 艺术家们开始转向对现实的描绘 。他们走出画室 , 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文 。突破了浪漫主义对自身理想描绘的局限 。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早期 , 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 , 摄影出现 , 人们对光学和色彩产生极大的兴趣 。印象主义兴起 , 关注视觉现象 , 也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描绘 。后印象主义注重内心表达 , 新印象主义注重形式 。这个时候绘画已经渐渐走向抽象 。
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 , 人们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法来表达 , 各种流派异彩纷呈 。注重解构和重组的立体主义;注重色彩的野兽派;注重内心情感抒发的表现主义;充满符号和形式感的维也纳分离派;在现代工业背景下注重表达时间和运动的未来派;注重形式与色彩本身意义的抽象表现主义;表达荒诞和无意义的达达主义;在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下关注无意识的超现实主义……终于有一天绘画画到了画框上 , 画成了纯空白 , 然后宣布架上绘画已死 。表达手法已经穷尽 , 各种艺术实验走向了尽头 , 于是艺术家们转向了装置艺术 。2 简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