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1)


其实 , 错题本的使用不仅是适合数学这门学科 , 对于物理、化学、英语等科目同样使用 。
以上就是我对于错题本的整理和使用中的一些建议 , 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孩子的错题本 , 是否存在文中所提到的问题 ,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让孩子们摆脱“低水平的勤奋” , 学得更高效 。

【关注“满爸讲高效学习” , 教你“普通学生”如何可以通过“掌握方法”考上清华北大】
【抓住课堂45分钟-预考】之前听过许多学霸学神都分享学习成功的秘诀 , 着重强调抓住课堂45分钟十分重要 。可问题是高效地抓住这45分钟确实困难 。
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个办法:预考 。(先猜后学)
预考就是在上课前利于课后题甚至配套章节的练习题 , 先考自己一遍 , 猜测答案 , 然后再听老师的课 。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奇怪 , 不学先猜 , 答案肯定错误多呀 , 它是如何能让我们集中注意力 , 在课堂高效学习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 先看一个实验 。
心理学家曾做个一个实验 , 分别用两种方法(先猜后学和传统方法直接学)去记住24个非洲国家的首都 , 看哪种方法效果好 。

第一种前12个国家用猜的办法 , 每次猜完后 , 朋友都会告诉你正确答案 。
第二种后12个国家用传统的学习方法 , 边看边默记 。
接下来再考一遍 , 比较一下学习效果 , 发现用第一种方法学习的成绩会比第二种方法的成绩高10%-20%之多 。
显然先猜后学习比传统直接学习更高效!
为什么呢?心理学家推测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1、用传统方法 , 记住就以为自己记住了 。这是一种“熟练度错觉” , 以为自己都会了 。可考试时多出好几个相似的答案 , 看看哪个都像正确答案 , 脑子又糊涂了 。
而先猜后学早就看到了干扰项 , 知道了学习的重点 , 自然不会错了 。
2、预考是“必要难度”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学习的“必要难度”原则?大脑越是费尽力气地挖掘出某项记忆 , 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深 , 因为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存储能力都被增强了 。
先猜测后学习使大脑的运转比直接学习更费劲一些了 。因为猜错了 , 所以会对错误耿耿于怀 , 对正确答案充满了渴望和好奇 。大脑会一直想着“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看到正确答案印象会非常深刻 , 记忆效果增强了 。
如果我们也使用预考的方法进行预习 , 猜错答案的挫败感 , 会激起好奇心 。第二天不自觉会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听课 , 直到听到正确答案 , 心里的石头才会终于被放下 , 心才踏实了 。
这就好像我们追电视剧一样 , 让我们持之以恒 , 坚持不懈追剧的动力 , 不就是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结果会怎样?不知不觉几十集电视剧就追完了 。
好奇心一旦被点燃 , 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原动力 。寻求答案的渴望 , 会让我们不知不觉紧紧抓住这课堂45分钟 , 没有时间聊天、瞌睡、走神了!
我有一个观点 , 就是没有绝对不爱读书的人 , 你看即使是自诩不学无术的人 , 都能看完上百万字的网络小说 。
拿我自身而言 , 上大学的时候 , 有一阵强逼着自己看一些听名字就很高大上的书 , 什么经济学的啊 , 心理学的啊 , 管理学的啊等等 。但确实很难看进去 , 不管我怎么逼迫自己 , 是看几页眼皮就打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