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钻石和玉不保值,只是块石头,买了就卖不出去了,而只有黄金才值钱?( 二 )


盛世玩收藏——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资本红利,尤其促使玉石收藏投资异常火热 。但不得不说,玉石的潜在回报虽然很大,但风险性非常之高,一般人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盲目入手很容易“打眼” 。
我记得前几年在一次电视台采访中,著名老演员、京城收藏家王铁成说过,自己几乎不玩玉器,因为这里“水太深”——仿造技术登峰造极,造假造到这个份儿上,一般人还怎么玩呀?

为什么都说钻石和玉不保值,只是块石头,买了就卖不出去了,而只有黄金才值钱?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玉石或者钻石作为投资品而言,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变现太难 。
因为不是标准的投资品,因此没有统一、权威的交易中心与平台,玉器珠宝更多还是通过藏友之间,或者委托拍卖机构进行变现交易 。这也是为什么题主说“买了就卖不出去了”的原因——既然玉石无法变现,纵然“有价”但“无市”,那可不跟石头一样吗?只不过,这块石头确实很好看 。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60多年前,戴比尔斯(De Beers)珠宝公司这句经典广告语,已成为钻石最好的代名词 。似乎每一个浪漫的求婚场景,都少不了一颗璀璨的钻石;每一段美满的婚姻,也少不了钻石的相伴 。

实际上,人类大约2000年前就发现了钻石,当时只把它看做一种很硬很硬的石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钻石也只是用来做切割刀具等 。后来,掌握世界一多半钻石矿的奥本海默家族,开始大肆宣传钻石的稀缺价值、精美工艺以及美满的寓意,并劝说女性消费者购买钻石 。
对了,奥本海默家族就是“戴比尔斯珠宝公司”的创始人 。
为什么都说钻石和玉不保值,只是块石头,买了就卖不出去了,而只有黄金才值钱?

文章插图
我们可以认为钻石的兴起始于一次谎言,但不得不承认,在无数热恋的情侣看来,钻石这个“美丽的谎言”就是爱情的真理 。
钻石更多代表一种象征意义,但从投资角度而言,钻石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 。
首先,因其价格昂贵(不同4C工艺对应价格不同,一克拉至少上万元),参与门槛较高,收藏级钻石价格更贵,并不适合普通人玩;
第二,同样被视为稀缺金属,黄金的稀缺是天然形成,钻石的稀缺是人为垄断 。上面说的戴比尔斯公司,垄断了全球一大半的钻石资源,相当于一个一家独大的“庄家”,市场价格怎么走,全凭他说了算,这种投资有得玩吗?连保值属性都不稳定 。
第三、钻石的变现比玉石更难,基本集中在线下,而且渠道更少,即便同一品质的钻石,不同商家报价也不一样,市场交易价格不透明 。
不可否认,黄金是个值钱的东东,但很多人说它避险、保值,则是一个误区 。
简单梳理一下从十七世纪至今,黄金地位及价格的演变 。
实际上,金、银、铜都是我们“相对”比较常见的金属,因此古人会用来铸币;即便后来纸币逐渐盛行,货币与黄金价格也一直有关联 。
十七世纪末期,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当上了英国铸币局局长,金本位的货币制度由此形成,货币与黄金深度挂钩 。
为什么都说钻石和玉不保值,只是块石头,买了就卖不出去了,而只有黄金才值钱?

文章插图
二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贸易霸主,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一种货币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世界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因此,黄金依然是货币的代名词 。
【为什么都说钻石和玉不保值,只是块石头,买了就卖不出去了,而只有黄金才值钱?】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美国贸易逆差、美元贬值的加剧,美国黄金储备大幅减少,美国吃不消了,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 。从这一刻开始,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就在不断减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