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开始“煮馄饨”!两口“大锅”笼罩,10年来第一次,不同寻常( 二 )
高价地时代远去了 , 长期供给增加了 , 这就是短短一个月以来 , 土地市场的“波澜起伏” 。
第二口“锅”:房地产金融体系 。房地产是靠金融提供的“流动性”、“杠杆”、“货币”才能扩张的市场 , 具体来说 , 一是房贷利率 , 二是房企融资 , 犹如硬币的一体两面 , 只要房贷利率上涨 , 房地产融资下降 , “熄火”就是必然 。
拿最近来说 , 房贷利率出现了10年来第一次重大变化:下月起 , 参考5年期LPR浮动 。
定价基准转换后 , 全国范围内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为4.85%);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按最新5年期lPR为5.45%) 。
请注意这个描述:首套房不低于5年期LPR 。
以后按揭买房 , 再也不存在所谓的利率打折了 , 只有“上浮”一条路 , 至于上浮多少 , 那是各城市自己的事 , 要看各地不同的库存、成交情况而定 。
对购房者最直接的影响 , 莫过于折扣取消、买房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 甚至还会略有上涨 。
据中国证券报近日报道 , 某房产大数据研究院11日公布数据显示 , 据其监测的35个城市共533家银行分(支)行中 , 除停贷银行外 , 目前共有19家银行首套房利率水平仍低于4.85% , 116家银行的二套房贷款利率水平低于5.45% 。
相关数据报告称 , 房贷利率新政实施后 , 这些银行都“必须上调”自己的房贷利率水平 。 从目前数据看 , 上海、厦门和天津的整体房贷利率水平也低于新规下限 , 面临着上涨压力 。
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 , LPR相当于一面墙 , 把实体经济和房地产隔开 , 制造业、工厂、新经济会拥有更低的融资成本 , 适用于1年期LPR , 而房企的开发 , 个人购房者的置业成本 , 依然有增无减 。
这个举措 , 可谓是“创造性”的 。 同样 , 房企融资环境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
同策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 , 8月 , 40家典型房企融资金额为368.26亿元 , 环比下跌58.15% , 接近5月的最低点 。 主要债权融资方式融资金额均大幅下跌 , 其中 , 公司债融资大跌超八成 , 信托贷款融资大跌超六成 。
请注意这几个数字:房地产融资总额下跌58% , 公司债下跌超过80% , 信托超过60% 。
这意味着 , 资本市场、大型机构 , 不再把房地产作为首要选择 , 资金不再优先流入房地产 。
“雪上加霜”的是 , 9月12日 , 上海证券报报道称 ,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透露:过去有银行与房企“合谋” , 通过表外资金 , 绕道“输血”房地产 , 目前主要压降的主要是这些资产 。
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 , 房地产企业开发贷、个人按揭贷款 , 都要按造银行经营的规则来做 , 要合规 , 该提资本的提资本 , 该提拨备的提拨备 , 授信集中度也要遵循标准 。
这就给以后的楼市定了基调:别管什么金九银十 , 别管什么城镇化黄金期 , 稳定、房住不炒 , 才是主要趋势 。
这两口“大锅”不同寻常 , 让楼市像“煮馄饨”一般 , 经受土地市场的转变、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切换 , 直到出现新的“引擎” , 直到场内的投机情绪被熬的所剩无几 , 才能“出锅” 。
前有20年波澜壮阔的变迁 , 后有10年来土地、房贷、融资出现“第一次变化” , 房地产正是在一次次的关键节点上 , 才形成了如今高达15万亿的市场 , 至于下一个10年又会如何演绎 , 我想9月份的楼市 , 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