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注释】
甚:很,十分 。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
之:的 。
可爱:值得怜爱 。
者:花 。
甚:很,非常 。
蕃:多 。
自:自从 。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
独:只,仅仅 。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出:长出 。
淤(yū)泥:污泥 。
染:沾染(污秽) 。
濯(zhuó):洗涤 。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
通:贯通;通透 。
直:挺立的样子 。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
益:更加 。
清:清芬 。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
植:树立 。
可:只能 。
亵玩:玩弄 。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
谓:认为 。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盛:广 。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
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
闻:听说 。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
宜乎:当然(应该) 。
宜:当 。
众:众多 。
【文言知识】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水调歌头意思翻译分享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
- 塞下曲其三卢纶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其三意思解释
- 余额宝万份收益什么意思 支付宝余额宝万份收益
- 学记的全文意思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 约不可失什么意思 约不可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处女座拉黑你是什么意思?
- 烽火台在古代有什么作用 古代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意思
- 职高是学什么的 职高是什么意思
- 导航调配专业 专业调配和定向调配什么意思?
- 示儿古诗全文鉴赏 陆游示儿古诗的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