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游少海文言文的道理 齐景公游少海文言文翻译( 二 )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 。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 。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 。”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輗,拙为鸢 。”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 。王闻,召而赐之 。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 。”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 。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 。”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
说二
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燕王因以三乘养之 。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 。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 。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 。王必察之 。”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 。冶人又谓王曰:“计无度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 。”
一曰:燕王征巧术之人,卫人诸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 。”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 。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 。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 。”王曰:“善 。”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曰:“以削 。”王曰:“吾欲观见之 。”客曰:“臣请之舍取之 。”因逃 。
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 。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 。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
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逄蒙不能必全者,有常仪的也;有度难而无度易也 。有常仪的,则羿、逄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 。故无度而应之,则辩士繁说;设度而持之,虽知者犹畏失也,不敢妄言 。今人主听说不应之以度,而说其辩,不度以功,誉其行而不入关 。此人主所以长欺,而说者所以长养也 。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 。王大怒,诛之 。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 。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 。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郑人有相与争年者 。一人曰:“吾与尧同年 。”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 。”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
客有为周君画筴者,三年而成 。君观之,与髹筴者同状 。周君大怒 。画筴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 。”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状备具 。周君大悦 。此筴之功非不微难也,然其用与素髹筴同 。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
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巨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 。”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 。今厚而无窍,则不可以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坚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 。吾无以瓠为也 。”曰:“然,谷将弃之 。”今田仲不恃仰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