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奈……何 如……何 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 。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 。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 。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6.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 。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 。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 。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请看下面的例句 。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7.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 。“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 。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 。
一是读“wéi” 。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 。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 。
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 。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 。
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 。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8.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 。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 。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 。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 怎么有效降低空调耗电量
- 赞美别人的句子 如何夸人有才华的句子
- 幽窗小记全文译文 幽窗小记宠辱不惊原文
- 亲子旅游攻略 亲子旅游产品
- nc患者是什么意思? nc是什么意思
- 淮南子全文及译文 淮南子作者是谁
- 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 经典句子的故事
- 折八百公司 折八百网页版
- 王者荣耀最强打野英雄排名 英雄联盟比赛打野英雄排名
- 超能骑士 全能骑士饰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