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这个“香饽饽”,真香吗?( 二 )

今年以来 , 宝能以文旅项目名义在全国多地拿地 , 如在云南腾冲以14.79亿元拿下149.33万平米用地 , 以近3亿元在山东威海竞得19万平米 。

“宝能集团文旅板块和宝能城发算合并了 , 因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其实一直是用文旅圈地 , 为宝能城发的房产服务 。 ”媒体的采访披露说 , 宝能集团拿到文旅用地后 , 就不往文旅板块去做 。

宝能文旅集团高层在职期间 , 撰写了大量文旅项目开发方案以及景区运营模式方案等 , 但实际上这些方案成了拿地工具 , 高层也明白这些方案只是纸上谈兵 , 并不会有实际落地 。

有人凭借文旅的噱头拿地 , 有人靠文旅起家 , 但因地产暴利迷失方向 。

作为中国近30年来“文化+旅游+城镇化”产业投资运营成功的先驱者 , “文旅”是华侨城的强项 。

不过 , 从2009年开始 , 华侨城的房地产逐渐替代旅游 , 成为公司的第一支柱产业 。 此前 , 华侨城房地产营收占比只有约29% , 旅游营收占比约65% 。 到了2018年 , 数据变成房地产营收占比约58% , 旅游营收占比却跌至40% 。

以华侨城南京项目为例 , 栖霞华侨城欢乐谷始终不见动静 。 从2016年进入 , 只见其拼命卖住宅 。 网友透露 , 栖霞华侨城欢乐谷所在地块规划的住宅项目——华侨城翡翠天域 , 至今已经开盘4次 , 甚至车位和储藏室都新领了销许 , 而文旅配套仍旧不见动静 。

一入文旅深似海

“六旗”的名号 , 在中国知道的人不多 , 远没有“迪士尼”、“环球影城”如雷贯耳 。 不过 , 美国六旗也曾头顶诸多光环——“世界最大区域主题公园公司”、“世界上最刺激过山车产品”、“与迪士尼分庭抗礼” 。

2014年 , 山水文园集团与美国六旗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 双方共同在中国建设山水主题小镇-六旗乐园 , 将美国原汁原味的娱乐体验带进中国 。 只是没想到五年过去了 , 项目荆棘丛生 , “小镇里的过山车”这个IP , 面临着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 。

其在浙江、重庆、南京的三大项目共11个主题乐园的开园计划却再度被延迟一年左右 , 目前分别延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开放 。

六旗集团CEO Jim Reid-Anderson曾在今年年初表示 , 由于中国市场贷款受到“限制”、房地产新政出台等原因 , 使山水六旗延迟在华主题公园的开业时间 。

六旗的中资合作方山水文园相关负责人坦言:山水六旗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资金需求大 , 是国内外主题乐园开发建设的共同特点 。 而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挑战 , 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也会逐步加大 。

媒体披露 , 山水文园旗下多个项目已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 其中不仅包括政府方面给山水文园施加的巨大压力 , 也来自美方 , 因为品牌使用费也开始停止支付 。

山水文园以“洋品牌”六旗的名号 , 许诺巨额投资 , 提升旅游产业 , 拉动地方GDP、税收和就业 。 地方政府也乐见这种提升政绩、拉动地价的大型项目 , 如果顺利建成实在是名利双收 , 于是趋之若鹜、一路绿灯 。

外国人呢?每季度拿1000~1500万美元的品牌特许使用费几乎没任何成本 , 自然乐得帮山水文园站台 。 而且开建后所有的乐园设备、乐园设计、运营管理等等 , 都可以赚上一大笔钱 。 大型过山车一台就是上亿!

但接近同时建设三个项目 , 总计950亿的投资 ,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对资金流巨大的考验 。 很容易遇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 地方政府担心被忽悠 , 希望先造完文旅板块 , 再给卖房;开发商呢 , 希望先卖房 , 把卖房的钱中拿一部分来造主题乐园 。

如果放在房地产市场好、融资易的时候 , 这个矛盾还可以互相协调解决 。 但一旦贷款政策收紧 , 房地产量价齐跌 , 那么这么大的项目推进很可能遇到资金流问题 , 最后导致项目停滞、相关各方利益纠葛加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