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奶粉容易上火吗? 惠氏和美赞臣哪个好?选择奶粉的三大原则

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惠氏奶粉容易上火吗?”的核心内容以及“惠氏和美赞臣哪个好?选择奶粉的三大原则”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往下看 。
文 | 李珂
“惠氏上半年面临了很大的挑战,这是惠氏最困难的时期之一 。 ”近日,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总裁瞿峰出席某高峰论坛时坦言 。
与之呼应的是,一位奶粉圈资深人士向食品君透露,惠氏(雀巢旗下)可能是当下国内四大“洋奶粉”(即雀巢惠氏、达能、美赞臣和菲仕兰)中,目前唯一表现不及中国整体市场增长的公司 。
那么,曾经力压美赞成和多美滋的惠氏,究竟怎么了?
01 、惠氏慢下来
“经销商没有利润,渠道下沉很艰难 。 ”一惠氏经销商如此解读惠氏之“困” 。
他表示,当初惠氏、美赞臣等“洋奶粉”刚进入中国时,经销商的利润和权限都比较大,但当上述产品变成通货后,经销商就慢慢变成了配货商,有的企业甚至连配货商都不需要,只要一个省代,或几个省一个的那种批发商就可以了 。
这类决策导致了,包括惠氏在内的大品牌“洋奶粉”给渠道的费用都比较低,每一级经销商也就10%左右,甚至,有的终端卖一罐奶粉也就挣十几块钱 。
食品君走访了华中某市多家母婴店,发现母婴店的销售人员对惠氏奶粉的推销热情普遍不高,甚至有部分销售直言:“宝宝喝了惠氏容易上火 。 ”在某大型母婴连锁店,销售人员向食品君反复推荐一款国产奶粉,当食品君坚持要购买惠氏启赋奶粉、且货架上有货时,对方索性称:“临期了,不建议购买” 。
大城市婴儿配方奶粉的竞争已趋白热化,但“向下走”,惠氏也同样面临颇多波折 。
彼时,惠氏刚刚进入中国,与众多国际快消品牌类似,都启用自己的销售队伍为零售商提供服务 。 然而,这种模式对小城市的市场来说,效率难免低下 。
“这种模式在一、二线城市运作良好,因为销售密度很高,而本地公司则倾向于与第三方分销商合作 。 因此,当跨国企业进入低线城市时,必然会面临很多困难 。 ”一业内人士表示 。

惠氏奶粉容易上火吗? 惠氏和美赞臣哪个好?选择奶粉的三大原则

文章插图


当然,这并不是只有惠氏才会面临的问题 。 一直以来,外资品牌做渠道下沉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
这些年,各大奶粉品牌搭建的运营体系无法完全覆盖人数众多但高度分散的全国新兴的城镇市场 。 即使部分小母婴店主试图代理、采购大品牌奶粉,却无法避免货源没有保障、运输仓储控制困难、产品售后服务欠缺等痛点 。
“在业务模式方面,我们还是僵硬地照搬原先在大城市的一些做法,所以在渠道下沉的持续性方面受到影响,另外,我们给到区域性合作伙伴的毛利也还不够 。 ”对于惠氏在渠道下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瞿峰并不避讳 。
事实上,2005年,瞿峰加入惠氏营养品的第一年,公司就开始谋划渠道下沉了,不过,当时称之为“区域拓展” 。 随后的十多年间,惠氏又先后进行了两次渠道下沉的布局,分别在2009-2010年以及2016年至今,最新的口号是“go deep” 。
瞿峰坦言,每一次渠道下沉,公司都付出了很大代价,遗憾的是,该战略时至今日并没有真正达成 。
渠道层面打不开局面,惠氏便寄希望于产品品类层面,并尝试突围 。 为满足市场需求并分担损失,惠氏正努力让客户从传统产品转而消费启赋有机(Illuma Organic)和启赋a2(Illuma Atwo),但成效不明显 。
“惠氏的品类突围现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业内普遍认为,作为惠氏的母公司,雀巢正计划把客户转移到新的、利润率更高的产品上 。 虽然利润率更高,但这种转变可能会蚕食其内部销售 。 ” 一业内人士表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