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时连续施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首个钢吊箱成功下放( 四 )
简单来说 , 钢吊箱就好比是承台的“盔甲” 。 由于承台顶面位于施工水域常水位以下 , 通过下放到位的钢吊箱经抽水等措施后可为承台形成干施工环境 , 实现海上施工陆域化 。 其次 , 伶仃洋大桥位于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 , 海洋环境腐蚀严重 , 钢吊箱可有效阻隔海水与桥梁结构接触 , 提高承台及桥梁的耐久性;同时 , 钢吊箱作为桥塔永久防撞措施 , 可避免承台及桥塔在运营期间遭受船舶直接撞击所造成的损害为大桥后期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
“伶仃洋大桥桥址位于台风多发区 , 海面风浪大 , 施工环境恶劣 , 钢吊箱运输和下放需找到合适的气象窗口期及海潮位;同时 , 为保证钢吊箱的下放精度 , 需对大桥跨越的伶仃航道过往船只作限速处理 , 协调部门及单位众多 , 对项目的施工组织、协调管理、风险管控等多方面均提出了严苛要求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桥梁工程管理部工程师陈炳耀解释 , 整个钢吊箱施工涉及制作、拼装、海上运输、起吊、下放等环节 , “天时、地利有了 , 是否能成功下放就是考验‘人和’——即现场配合的时候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