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上太空,需不需要带药品,万一有个头疼发烧呢?( 二 )


航天员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能执行任务,他们不仅要有很好的航天科学技术,还要拥有强健的身体,适应太空微重力的环境,应对起飞降落时的各种极端挑战 。
除了常规的训练,航天员还要接受医疗培训,他们需要掌握止血、清创、包扎伤口等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心肺复苏、捶击复律等应对紧急状况的技能 。
此外,像国际空间站这种多国合作的大型空间站,航天员中会有一到两名医疗船员,他们是取得医疗资格证书的航天员 。
这些医疗航天员可以在太空站为患者做一些基本的外科手术和牙科手术,比如缝合伤口、拔牙、补牙等 。
因此,如果需要长期在太空站执行任务,航天员一般需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甚至要取得医疗资格证书,一般的小病小痛都可以自己搞定 。
如果是一些头疼脑热等小问题,航天员一般都可以自行解决 。但如果遇到一些棘手的病情,就需要与地面沟通呢 。
比如航天员在空间站突然阑尾炎发作,阑尾炎手术肯定是很难在空间站完成的 。这种情况下,地面团队会对航天员的病情进行评估,看能否使用抗生素让患者坚持到任务结束 。
如果航天员患上无法再继续执行任务的疾病,就只能派遣飞船将患者接回地面了,比如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飞船,会随时待命接送航天员 。
当然了,在航天员患病的情况下,很少会贸然将患者送回地球,因为返回地球需要面临极端的挑战,患者的身体状况恐怕很难适应 。
如果遇到一些不会伤及航天员生命安全,但是航天员又不会处理的紧急情况,就可以联系地面医疗团队,在地面医生的指导下,为宇航员进行救治 。
所以说,空间站不是与世隔绝的基地,航天员遇到任何紧急情况,都可以与地面联系,可以为患者进行联合诊治,实在不行就送回地面 。
航天员上太空之前,相应的医疗物资就已经运送至空间站了,空间站上不仅有储存药品的药箱,还有一些急救所需的医疗设备 。
我们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首位的,航天员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必须要考虑全面!
2021年6月17日,我国首次运送航天员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已经成功实现了 。
接下来的三个月,三位航天英雄将为我们展示空间站的方方面面,预祝他们完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
首先,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必然是身体素质优秀,没有过重大疾病及疾病遗传史,且发射前经过长期健康保养的 。
另外,大家有没有想过,病菌是在地球上生长的,航天器内是经过严格消毒的封闭环境,飞行器外是真空,地球上的病菌要怎么存在呢,所以想生病也没那么容易 。
执行一次航天任务,必然会携带大量的物资 。神舟12号连鱼香肉丝都可以带上太空,怎么可能会忘记带充足的医疗药品呢?相信经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们能够自己解决一些小毛病 。
若发生了航天员自己解决不了的病症,那么他们可以联系地面航天医生,医生会通过天地之间的音频和视频双向观察航天员的状况,予以诊断 。
此外,我国在神舟11号载人任务中,还成功试验了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这种一种能够满足地面专家会诊需求的模式,如果病症一个航天医生解决不了,那就整个医院来研究 。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衷心祝愿他们顺利完成任务!
一般不会生病,航天员上太空之前,这些航天员们,都要经过全方位高规格的身体检查,因此要保持身体棒棒的,才能够上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