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上太空,需不需要带药品,万一有个头疼发烧呢?( 四 )


在进入太空之前,宇航员都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很好
每当宇航员出现在世人的眼睛中时,都是光鲜亮丽的时候,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宇航员平时的训练中一点也不为过 。
比如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性宇航员刘洋,同时也是十年之后再次登上神舟十四号的唯一一位女性宇航员,在第一次进行野营拉练时,双脚起满水泡,但是依然坚持训练,靠着强大的心理支撑,走完了150多公里的路程 。
此次拉练过后,刘洋的脚上水泡一个接着一个,医生在不得已之下只能把她脚底的整块皮全部切除 。
还有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在超重训练时,经常需要面临的是高速旋转的离心机,承受的压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8倍,并且这样的压力会持续40秒 。我们普通人光是想想就觉得很痛苦了 。
在进入太空前,宇航员们要进行医学隔离
几乎所有国家的宇航员在进入太空之前都会进行医学隔离,也就是在起飞之前的7-14天内,即将登上飞船的宇航员不能接触到容易导致航天员生病的细菌,病菌及其它微生物 。
并且在进入飞船之前,还会对宇航员进行消毒,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航天员将一些病毒带入太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宇航员的身体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因为在远离地球之外的太空,不知道病毒会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
比如在1968年,阿波罗7号发射的前三天,有两名宇航员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在地面上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身体很快恢复了正常,可是到了太空之后,感冒症状再次复发 。
在地球上看来很普通的感冒,一旦到了太空中,变得严重起来,感冒的宇航员出现呼吸困难,鼻窦出血等症状 。这次感冒让处在太空中的宇航员身体和心理上受到了双重的折磨 。
有了这次教训,之后各国在宇航员进入飞行器之前都会对宇航员进行医学隔离,从而来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
失重引起的呕吐和头痛
太空是一个失重环境,宇航员在太空中时,身体是飘浮在里面的 。刚进入空间站时,宇航员需要一定的时间让身体来适应这种失重环境,而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航天员的身体很容易出现呕吐,头痛等一些常见的症状 。
磕碰引起的撕裂伤,骨折和眼外伤
失重状态下,宇航员在舱内飘浮时,很容易碰到舱内的各种金属设备,所以小的磕碰对宇航员来说是在所难免的 。
另外眼伤也比较常见,因为在失重状态下,一些尘埃微粒不会下沉到地板上,它们在舱内飘来飘去时,很容易被循环风扇带动,从而进入宇航员的眼睛 。
肌肉萎缩和体内骨质的流失
失重环境,所有物体都失去其原本的重力,所以宇航员能毫不费力地拿起重物,时间长了,肌肉长时间不用,就会失去其原本力量 。
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也是需要健身的,空间站中为宇航员专门配备的有健身器材 。
心理问题
宇航员在太空中除了要承受身体上可能带来的伤害,心理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失重,生物钟紊乱,紧张,睡眠不足等都可能会对宇航员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
因此我们能看到宇航员在空间站时,我们在地面上会安排连线活动,让宇航员和他们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对话,从而缓解他们心中的压力 。
航空航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航空航空的发展对我们国家的意义不是金钱所能估量的 。
此外,在航空航天过程中,保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曾说:如果说战斗机飞行员是用等量的黄金堆起来的话,那么宇航员则是由等量的钻石堆起来的 。由此可见,宇航员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