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上太空,需不需要带药品,万一有个头疼发烧呢?( 三 )


上天后,这些航天员们工作生活空间虽然很狭小,吃的玩的也不丰富,工作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但起码有一点,就是环境洁净度要求很高 。
虽然不是无菌状态,但对这个小空间的空气含氧度、温度、湿度控制很好,确保航天员每天氧气需要,而且调配的食物也要充分保证航天员们的营养需要,还需要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收等方法排除舱室的空气污染等 。
这样航天员们患病的概率就会比较少,
航天员上天对身体检查很严格,在天上保护又好,患大病的概率很小 。虽然如此,但小灾小病还是避免不了的,这些在任何载人航天计划中都是预案的,一旦发生,及时处理就可以了 。
在载人飞行计划中,专家们会分析确定航天员可能会罹患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与航天环境有关的疾病、可能罹患的临床疾病、急症等,再根据这些疾病为飞船或空间站配备涵盖所有病谱的各种药物和简单器械 。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很暖心很细心 。这次航天员进住太空三个月,一定是像我们出远门旅游一样,必要东西一定带上,太空中可没有超市随时购买,快递也送上不去 。
航天员在太空这三个月会不断的有新闻报道,咱们老百姓通过新闻可以持续关注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有野心也可以做个太空旅游的梦想,因为随着我国空间站的建设使用,这个梦想可以变为现实 。
1986年,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瓦舒廷在Salyut-7轨道实验室执行任务时,前列腺不幸发生感染,由于太空中实验室内条件有限,他不得不返回地球进行治疗 。
整个返回过程用了6个小时,虽然过程复杂,时间较长,但是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 。

先来看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做的
空间站内配备有简易医疗箱,里面有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比如止痛药,抗组胺药,局部麻醉剂等,这些药品在处理轻微症状时可以用得到 。同时,还配备有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等急救设施,来应对宇航员身体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
宇航员在进入太空之前,都接受过急诊训练,比如心脏复苏技术,骨髓腔内注射技术等 。但是在太空中失重的环境下,想要做心脏复苏对于宇航员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另外,空间站内有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医务人员,这些医务人员能在空间站内做一些简单的外科和牙科手术,比如缝合伤口,拔牙等 。
但这也仅限于轻微的手术,如果宇航员在空间站内不幸患上严重的疾病,比如阑尾炎,则在地球上的医疗团队会对宇航员的病症进行评估,来判断是让宇航员继续留在太空中治疗,还是返回地球进行治疗 。
目前来看,一般的症状都能在空间站上进行治疗,因为生病而返回地球的宇航员还是少数中的少数 。
再看我们的空间站是如何应对宇航员生病这种情况的
根据在飞行过程中及在空间站中宇航员容易得的“航天疾病”,飞行器中配有药箱,药箱中包含各种疾病的说明,药品及简易的医疗器材 。
如果航天员在太空中感到不舒服或者是使用医学设备在监测身体时发现某些指数不正常,航天员首先要做的不是自行治疗或者用药,而是要及时联系地球上的航天医生,地面上的医生会对航天员的症状进行远程诊断,有了诊断结果之后,再指导航天员进行用药 。
我们所研制出来的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具备实时远程会诊能力,可以连接空间站和地面医院,满足及时开展天地协同医学问题专家会诊的需求 。

宇航员的筛选流程复杂且苛刻
拿我国来说,在1995年进行第一批航天员选拔时,初试淘汰率就达到了99%,而剩下的1%也不一定都能登上前往太空的飞船 。剩下这1%未被淘汰的人还需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在几百个人当中也仅有几个人有机会登上前往太空的飞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