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的一元醇类,属脂溶性维生素 。由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易出现干眼病,故又称为抗干眼醇 。已知维生素A有 A1和 A2两种,A1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和眼球的视网膜中,又称为视黄醇,天然维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 。A2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 。A1是一种脂溶性淡黄色片状结晶,熔点64℃,2熔点17~19℃,通常为金黄色油状物 。维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环的多烯醇 。维生素A2的化学结构与A1的区别只是在β-白芷酮环的3,4位上多一个双键 。维生素A分子中有不饱和键,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线照射而破坏,失去生理作用,故A的制剂应装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 。不论是A1或A2,都能与三氯化锑作用,呈现深蓝色,这种性质可作为定量测定维生素A的依据 。许多植物如胡萝卜、番茄、绿叶蔬菜、玉米含类胡萝卜素物质,如α、β、γ-胡萝卜素、隐黄质、叶黄素等 。其中有些类胡萝卜素具有与维生素A1相同的环结构,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故称为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含有两个维生素A1的环结构,转换率最高 。一分子β胡萝卜素,加两分子水可生成两分子维生素A1 。在动物体内,这种加水氧化过程由 β胡萝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动物小肠粘膜内进行 。中,或由β-胡萝卜素裂解生成的维生素A在小肠粘膜细胞内与酸结合成酯,然后掺入乳糜微粒,通过淋巴吸收进入体内 。动物的肝脏为储存维生素 A的主要场所 。当机体需要时,再释放入血 。在中,视黄醇(R)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血浆前清蛋白(PA)结合,生成R-RBP-PA复合物而转运至各组织 。
它是191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台维斯从鳕鱼肝中提取得到的 。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油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易为紫外线破坏,应贮存在棕色瓶中 。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夜盲症等 。通常每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A2~4.5mg,不能摄入过多 。近年来有关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 。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 。
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①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 。缺乏时,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过度角化,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降低 。例如泪腺上皮分泌停止,能使角膜、结膜干燥,发炎,甚至软化穿孔 。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时,皮肤干燥,容易发生毛囊和毛发脱落 。②促进生长、发育及繁殖 。缺乏维生素A时,儿童生长发育不良,骨骼成长不良,生殖功能减退 。③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 。维生素 A在脱氢酶作用下可氧化生成视黄醛,视黄醛与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不同的视蛋白结合产生各种不同吸收光谱的视色素,如视紫红质、视紫质等 。视色素为感光物质,它们吸收光子会引起一连串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感受器电位 。这种感受器电位通过视网膜上各种神经细胞转变为脉冲形式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产生视觉 。现已知道,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可以在感光过程中不断地分解与再生并且构成动态平衡 。视色素在暗处时,其中的视黄醛以11-顺构型存在,称为11-顺视黄醛,而在感光后则迅速转变为全反型视黄醛 。伴随构型的改变,视色素出现褪色反应,并分解为反式视黄醛和视蛋白 。反式视黄醛经微光照射,又可重新转变为11-顺视黄醛,并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从而保证视杆细胞能持续感光,出现暗视觉,也就是在微弱光线下可以看到事物的轮廓和形状 。但是,组成视紫红质的视蛋白和视黄醛经常不断地进行分解代谢,因此需要不断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 。倘若维生素A供应不足,杆状细胞中视紫质合成减少,会导致暗视觉障碍──夜盲症 。
- 四道菜解决你的身型烦恼
- 暴吃零食不发胖的诀窍
- 健康减肥,如何选择蛋白质好的食物
- 一套美味的苹果餐减肥食谱
- 瑜伽3式 健身助性
- 我的蜂蜜减肥三天减7斤
- 健康有效的减肥食谱,吃白菜的减肥方法
- 热荐冬季最有效的瘦腰食物
- 牛奶不仅养颜还瘦身
- 2022文科十大热门专业排名 最好就业的文科专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