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多穷苦的老百姓,或者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在那个年代,要改换门庭谈何容易,要么用功读书当个万中无一的举人,可是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书读呢?于是,很多父母便想方设法地,把家里的儿子净身去当太监,想以此谋个生路 。
李莲英8岁就入宫成了太监,他有一个独特的技能,就是很会梳头而且不会让女人掉一根头发 。据说宫里有一个老太监姓刘,平时很会梳头,而且慈眉善目跟宫里人关系都很好 。刘太监平时待宫女就像女儿一样,总是给宫女们拿一些针线,宫女们也亲切的叫他刘大叔 。
刘太监伺候太后很谨慎,平时斯斯文文的,让太后很喜欢 。太后看他累了,就让他下去休息,顺便吩咐宫女给刘太监沏茶 。但太后越是喜爱,刘太监就越谨慎,太后给的赏赐也都不敢承受 。刘太监的谨慎让李莲英学到了很多,这跟他后来的受宠有很大的关系 。
在李莲英之前,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是安德海 。这个人虽然很受慈禧宠爱,但是为人嚣张跋扈,得罪了很多人 。后来居然不请旨,就擅自离开京城,被山东巡抚丁宝桢逮着给砍了 。
16岁的李莲英就来到了慈禧身边,李莲英本来叫李进喜,李莲英是慈禧给他取得名字 。有了安德海的前车之鉴,李莲英更加谨慎,他逐渐揣摩怎样去讨好主子的同时,又不招致祸患 。
有一次,慈禧招戏班子看戏,很喜欢一个花旦杨小楼,慈禧送了他一盘点心 。但杨小楼觉得,点心拿回去又不能吃又,供起来又会坏,所以想让太后赐给他一个“福”字 。
慈禧太后也不含糊,挥毫泼墨不一会,就写了一个福字 。但慈禧写了一个错别字,福字是“示”字旁,但慈禧写成了“衣”字旁 。旁边的小王爷悄悄告诉慈禧,慈禧一脸尴尬,太后都写了一个错别字,传出去让人笑话 。
杨小楼也看出来了,吓得不敢要,这要是拿回去就等于揭了慈禧的老底,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就在这时,李莲英插了一句:“哎呀,太后老佛爷的福字都比任何人多出一点,真是洪福齐天 。”
瞧瞧,李莲英这马屁拍的,慈禧写个错别字都能夸的这么别致 。杨小楼也不傻,赶紧说:“太后洪福齐天,我怎么敢领受 。”于是,一场尴尬的气氛,就被李莲英解了围,从此慈禧就更看重李莲英了 。
同治十三年,26岁的李莲英成了储秀宫首领大太监,这个座位别人干三十年都拿不到 。同治皇帝去世后,光绪皇帝即位,慈禧的地位如日中天,就封李莲英为4品大太监,达到了太监的最高品级 。
又过了五年,慈禧直接封李莲英二品顶戴花翎,这一下子把雍正皇帝定下来的规矩都给打破了 。雍正皇帝为了防止宦官乱朝,规定太监最高只能达到四级 。但慈禧可不管这一套,只要是她喜欢的,哪管什么祖制 。
慈禧太后的这一番操作,你想到了谁?
没错,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同样是一人一下万人之上的太后,也同样是一个被宠信的太监,因为受宠直接被封了侯 。那就是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不顾礼法封嫪毐为长信侯 。
与嫪毐相似的一点,李莲英经常借着慈禧太后的宠爱,对朝中文武不断勒索,为自己谋利 。内务府是为皇家采购储存物资的机构,内务府一般给皇家采办物品都必须经过李莲英的过目 。就拿江宁织造来说,李莲英就曾经勒索他们大量白银,因为他们的贡品合不合格都得李莲英说了算 。
晚清太监刘兴桥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说:“慈禧太后和李莲英,几十年如一日,一日三餐都要相互问候 。慈禧闲来无事经常对李莲英说“莲英,咱们遛弯去”,慈禧俨然把李莲英当成了“老伴” 。
- 为什么现在我爱罗人气低的那么厉害?而且还有好多人说他弱?
- 美国在国内的媒体上那么可怕,为啥国人最想移民美国?
- 饱和的脂肪 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 盆栽的九里香小苗,怎么才能长得更快一些?
- 何炅真的那么好吗 何炅究竟适不适合《奇葩说》?
- 绿豆在水中发芽如何能长得更茁壮
- 丰胸瘦小腹食谱大攻略
- 共享单车那么多有人帮站破坏,私自使用的,怎么极少见新闻有共享单车公司去追究责任?
- 世界上最大的海 珊瑚海接近半个中国那么大
- 国外疫情这么严重,国内还那么多人要去留学,他们咋想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