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14)


(慈禧旧照)
据说叫了慈禧半辈子的“老佛爷”,第一声也是从李莲英嘴里叫出来的,显然叫到了慈禧的心坎里去了 。
1857年,19岁的李莲英升为二总管 。1859年,21岁的李莲英升为大总管 。这一年,他升了官,也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教训 。更幸运的是,这个教训还是用别人的血换来的 。
这不得不说李莲英的河北老乡,慈禧的首任大红人,李莲英的前辈大太监安德海 。安德海比李莲英大4岁,在“辛酉政变”中立下功劳,被慈禧所信赖 。安德海恃宠而骄,甚至连小皇帝同治也不放在眼里 。朝官都很厌恶他 。
1869年,安德海再三恳求慈禧让其以筹办同治大婚所需之物为由,到江南游玩,顺道敛财 。安德海到了山东,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擅离禁地”等罪名斩杀,朝野上下拍手称快 。
安德海的嚣张跋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李莲英从此行事更为低调谨慎 。明确自己奴才的身份,挖空心思讨好主子,察言观色以辨是非,行事也更为隐忍 。
(影视中的安德海)
一次,醇亲王视察北洋水师,为了避嫌向慈禧太后表忠心,要求派李莲英同行,慈禧欣然接受 。在随行途中,醇亲王每每会见文武大臣,都要李莲英陪同 。李莲英并不恃宠而骄,总是衣着朴实,侍立在醇亲王身边 。回到自己的下处后,又闭门谢客,不见文武 。
李莲英并非道德高深之人,贪财捞好处的事也没有少干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始终保持低调,绝不锋芒外露 。聪明能干的李莲英保得自己性命的同时,又不给主子添麻烦,这种人慈禧怎能不喜欢?
至于长得怎么样,倒是其次的了 。
1908年,光绪帝驾崩 。光绪帝之死,坊间多有传言是被人所害,凶手无非为三:慈禧太后、袁世凯和李莲英 。我们姑且不说慈禧太后有无必要,袁世凯当时有无能力毒杀光绪帝,单就李莲英动手一说,就极为荒唐 。
安德海曾经气焰嚣张,不把同治帝放在眼里,还经常挑拨同治和慈禧太后这对母子的关系,同治帝十分不满 。到了光绪一朝,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政治斗争,也更加激烈 。李莲英周旋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之间,四处迎合,两面讨好,完全不是安德海的作派 。
(右一为安德海)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等一路西逃,逃亡途中颇多坎坷 。一日,李莲英侍奉慈禧太后就寝后,又到光绪皇帝的住处查看 。见光绪被褥单薄,身边又无人伺候,便抱着光绪帝的腿痛哭自责,将自己的被褥抱来给光绪帝 。
光绪帝对李莲英,从未直呼其名,二者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 。就这种状态和李莲英向来的行事风格,其毒杀光绪皇帝之说,可谓是无稽之谈 。
光绪帝与慈禧在政见上虽有不和,但光绪帝是慈禧妹妹的儿子,既是慈禧的侄儿又是慈禧的外甥,关系错综复杂,融洽地周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李莲英的高明之处 。
李莲英身为正二品,这完全违背了雍正帝设定的,太监品级不过正四品的限制,足见慈禧对其的宠爱之大 。慈禧晚年,二人经常坐在一起,探讨黄老养生之说,有时直到深夜 。可以说在慈禧晚年,李莲英是慈禧身边,唯一一个不可或缺之人,是慈禧感情的寄托和消愁的良药 。这是一种相伴几十年的时间之后沉淀下来的情感 。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李莲英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向隆裕太后献还了慈禧数十年来的赏赐之物,二是为慈禧太后守孝百日,三是隐退 。
1911年,李莲英去世,时年63岁 。隆裕太后赐银一千两,为丧葬之资 。相比大搞“太监娶妻”闹剧的安德海,聪明能干、圆滑世故、识时务知进退的李莲英似乎更为高明,一生受宠,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