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侯”许褚的儿子竟死得如此窝囊,原因为何?( 三 )


然而钟会虽然此前在司马师、司马昭历次军事行动中出谋划策,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独自领军这却是第一次,在军中缺乏威望 。对于钟会来说,必须尽快在军中树立威信,许仪之事无疑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
许仪虽然不过是一个区区的牙门将,但是他是功勋大臣许褚之后,钟会连他都说杀就杀,普通的将士更是不用说了 。说白了,钟会就是想杀鸡儆猴,许仪运气不好,被当成了那只鸡 。钟会杀死许仪以后,确实效果不错,诸军震竦,都不敢懈怠,乖乖的服从命令 。
应该说钟会此举确实达成了他预期的目标,不过这种靠杀人立威的方式在军中建立威信,有威无恩,并不持久 。所以后来钟会试图发动兵变时,也并没有人支持,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吧 。
“虎侯”许褚的儿子竟死得如此窝囊,原因为何?请听小姐姐给您解答 。
提起许褚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曹操口中的“此吾樊哙也”,更是人们眼中的“虎痴” 。多年来跟随在曹操左右,征战四方,名声大噪 。俗话说得好:“虎父之下无犬子”,那按理说许褚的儿子也不简单啊,但他最后却死得如此窝囊,这又是为何呢?
历史上的许褚可谓是“硬汉”的形象,他对曹操可谓是忠心耿耿,常年伴随曹操左右,为曹操扫除一切危险,若不是有他在,就算曹操有九条命估计也不够用呢 。这其中就有一件事足以证明,在公元211年,曹操率兵去潼关征讨韩遂、马超,他先下令让大军先行一步 。而此时许褚则率领一百多位护卫来保卫曹操 。在他们正要渡河时,马超率二万骑兵突然袭击,并向他们放箭,想要劫杀曹操 。在此危机关头,许褚保护曹操上船,并让余下的部队包围在四周 。许褚一边为曹操挡箭,一边还要划船渡河 。在他眼中曹操的生命比自己的更重要 。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似乎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一朝天子一朝臣,君君臣臣 。失去了曹魏政权的庇护,许仪的命根本就不值一提,也难怪死得这么窝囊了 。
虎侯许褚确实是三国时期一名勇将,虽说在军事能力上不及张辽、徐晃,但是在武力值上能让马超这样的勇将都畏惧三分 。
先来看看许褚功绩 。汉末黄巾起义时,许褚在家乡安徽亳州募兵建立武装抵御强贼 。公元197年,曹操占据许褚家乡时,许褚率部追随曹操,当即就被曹操拜为都尉,作为自己的贴身保镖 。同年,曹操南征张绣,因为强娶张绣婶母,逼反张绣,害死典韦这个猛将,从此,许褚主要负责曹操的安全工作 。
从此,许褚从来不离开曹操身边,伴随左右,并在官渡之战时斩杀敌营来的刺客徐他等人,深受曹操的器重 。公元204年,攻打邺城时,许褚有战功,赐爵关内侯 。
公元211随曹操征剿马超、韩遂于潼关,曹操大军撤退渡过黄河时,马超率军截杀,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许褚左手持马鞍挡住飞箭,右手推着曹操坐船过河,可以说,此战没有许褚,曹操早就命丧九泉 。
而后,两军阵前,曹操仅带许褚一人与韩遂、马超阵前谈话,马超想仰仗武力将曹操擒获,奈何旁边是许褚,不敢下手 。许褚也因多次护卫有功,官至武卫中郎将,都督中军宿卫禁兵 。
曹丕即位后,封许褚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 。可以说,曹氏家族的警卫工作都是许褚一人负责,可以说深得曹氏家族信任 。曹叡即位后,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同时亦赐其子一人为关内侯,不久死去,追谥为壮侯 。
可以说,许褚是十分忠心于曹氏家族的一名战将,劳苦功高,但是儿子许仪却没有什么好下场,公元263年,钟会伐蜀,派牙门将许仪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许仪就死在这搭桥上,钟会率大军过桥时,桥梁突然破了个洞,马蹄陷入洞中,钟会大怒,毫不顾及许仪先父的功绩,将许仪斩首 。作为许褚的儿子,更是作为一名将军,死于此事,确实窝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