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来看看为什么钟会为什么不念及许褚的功绩而坚持杀掉许仪?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之手,许褚是曹魏忠臣,但是曹魏的天下已然姓司马不姓曹 。许仪虽然承袭其父亲牟乡侯的爵位,但是居然还是一个牙门将,所以司马氏对这些曹魏旧臣的后代还是进行一定的打击的,至少没有重用他们 。
所以,一朝天子朝臣,曹魏的皇帝的生死都掌握在司马氏的手里,此时杀一个忠于曹魏旧臣之后还是易如反掌 。
要知道,军令如山 。当时钟会给许仪下达的命令是“此皆崎岖山险之地,当令军填平道路,修理桥梁,凿山破石,勿使阻碍 。如违必按军法 。”先锋开路就是探明敌情,填平道路,修理桥梁,而钟会这个三军主帅的坐骑在桥上都深陷桥坑,这肯定是违反了军令 。所以说,许仪死得这么窝囊,只能怪其做事不谨慎,被钟会给军法从事了 。最后还好,许仪之子还是继承的许仪的爵位 。
将门无虎子,这句话确实印证在许仪身上,许褚英雄一世,作为许褚儿子的许仪确实太逊色了 。其死因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氏掌权,一朝天子朝臣,更大的原因还是自己能力不足,做事不够谨慎 。
参考文献:
《三国志》等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三路大军讨伐蜀国,许褚的儿子许仪跟随钟会大军前进,由于道路险阻,钟会命令许仪率领大军修桥,如果过了日期没有修好桥则处斩许仪 。由于天下大雨,道路泥泞,桥梁没有按期修好,钟会盛怒之下攒了许怡 。
这里就有问题了,许仪尽到自己职责,只是天下大雨,道路泥泞而误期,按理不该致死 。况且中将领一再求情,并且提到其父许褚有功于国 。在这种情况下,钟会依然处斩许仪 。不仅使我联想到在洛阳司马昭应该对钟会有所交代,反映了司马昭的险恶用心,也就是要除掉对曹魏政权忠心耿耿的人 。
说起三国时的“虎侯”许褚,那可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身高八尺,膀大腰圆,臂力无穷,手持一对超级大锤,传说他年轻时曾和老虎搏斗,到后来打起仗来不要命,人送绰号“虎痴” 。
难能可贵的是许褚忠心不二,他是继典韦之后曹操的贴身侍卫,曹操把命都交给了他,曾在危难之际救了曹操5次,最出名的一次是怒视马超 。
当时马超和曹操死磕,两军阵前马超想偷袭曹操,于是先打听曹操虎痴何在?
曹操一指旁边的许褚说“他就是虎痴”,马超早就听闻许褚的大名,一看许褚钟馗般的长相,竟吓得知难而退打消了偷袭 。有道是功夫的最高境界就是没动手就让对方屈服,兵书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无疑许褚做到了 。
(许褚)
常言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按遗传学这话没毛病,然而许褚的儿子许仪却例外,他没有父亲的半点风采,表现的很窝囊 。
事情是这样的:景元四年(261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命镇西将军钟会统领十万大军伐蜀 。当时许仪,也就是许褚的儿子毛遂自荐为先锋官(许褚早已病逝),钟会恩准,让许仪提前带着一彪人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续部队进军做好准备 。
说实话,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很艰巨,因为这次是魏国远征蜀国,蜀国国都在今四川成都,有道是“蜀道难,难以上青天”钟会考虑到道路不会好走,所以让许仪提前开道 。
兴许是许仪立功心切,没把钟会的叮嘱放在心上,而是带着一彪人马进入蜀国和蜀军死磕,把修路的事抛到了一边 。
等钟会随后带着大部队来到了蜀国,他骑着马过桥时,刚走到中途马蹄儿陷到了桥坑里,马失前蹄一下子把钟会从马上扔了下来 。
- 6招针对白领久坐形成“游泳圈”
- “脂肪搬家术”慎选医生
- 为什么清明节没人祝福,说“清明节快乐”,会不会招人骂?
- 【提醒】这样的“减肥饮料”你还敢喝吗!
- 月嫂培训考核标准有哪些,请月嫂如何避免“踩坑”?
- 《素问》养生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何意?
- 有没有人有这种“嫁人了回娘家是客,在婆家也觉得不是自己家”的感觉?是怎样的体验?
- 这几种“网红”厨房用品,别再盲目跟风购买了,太鸡肋了
- 慵懒“猫式”减肥法 变身萝莉小女人 1/4
- 帝师坐全球最豪华头等舱飞迪拜,花十万享受空中淋浴,网友称“太过于炫富”,你是怎么认为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