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许褚虽然勇猛无比、对曹魏的建立立下赫赫功劳,但是时光境迁,后来他的儿子却死的颇为窝囊,为什么这么说呢?
下面就来简单的了解下!
许褚的儿子名叫许仪,许褚死后,许仪继承其父牟乡侯的爵位 。许褚虽然对曹操有功,但是许仪本身却对曹魏并没有什么功劳 。
曹魏朝廷可能考虑到虎父无犬子,许褚如此勇猛,那其子许仪应该也不会差,所以在钟会伐蜀的时候,就让许仪为先锋大将开路 。
许仪前面开路,钟会率大军后面跟着,但是当钟会过一座桥的时候,这座桥梁突然塌了一个洞,直接让钟会的战马马蹄陷了进入 。这钟会可不愿意了 。
于是钟会也不管许仪之罪当死不当死,也不念许仪父亲许褚的功劳,就下令把许仪斩了 。
曾经许褚为保曹操、为了曹魏立下不少功劳,可是到了后来,时过境迁,他的儿子许仪只是因为主帅战马马蹄陷到桥洞就被斩杀了,不知许褚泉下有知有何感想!而钟会如此做,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呢?
许褚的儿子名叫许仪 。
许仪死得的确很窝囊 。作为将门之后,名震天下的虎痴许褚的儿子,他再不济也该是战死沙场的结局,而不是因主将钟会的马掉进坑里,然后就被以军法论处,斩首于营门外 。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兵发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多人向甘松、沓中等地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多人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镇西将军钟会则为主将统兵十余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 。
《三国志·钟会传》载:“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 。会在后行 。而桥穿,马足陷,于是斩仪 。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诸军闻之,莫不震竦”,此时钟会以牙门将军许仪为先锋,负责为大军开路 。而后钟会紧随其上,可当钟会路过一座桥时,桥梁突然破了个大洞,致使钟会的马陷入洞中,钟会大怒,丝毫不听别人的劝,也不顾及许仪先父许褚的功绩,将许仪推出营门外斩首示众 。诸军闻之,无不惊恐畏惧 。
史书中对许仪的死只是简短的几句,并不是很详细 。
但《三国演义》对这件事的记载却是很详细:
虽说《三国演义》多数为虚构,但从罗贯中对于此事的发生、过程、结局都符合史实来看,此事应该不假 。
从罗贯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许仪死得虽的确很窝囊,但却也不是没有理由的,甚至是有些咎由自取 。当时许仪自荐为先锋时,钟会就说道先锋的职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且也明确的警告许仪“此皆崎岖山险之地,当令军填平道路,修理桥梁,凿山破石,勿使阻碍 。如违必按军法”,就是此去皆是崇山峻岭,你为先锋需率军填平道路,修理桥梁,凿山破石,勿让后续大军行进有任何阻碍,否则军法从事 。
可是显然许仪并没有完成钟会给他定下的目标,并接连犯下两大错 。
第一大错,为了能夺下此次大战的头功,许仪并没有将钟会交给他的头等大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放在心上,他为了争功,是一路狂奔至南郑关,这一进入汉中最后的一道关隘 。可是因他急功冒进,致使魏先锋军大败,死伤惨重 。
第二大错,因许仪眼中只有战功,所以对于修理桥梁,凿山破石等先锋应该做的事情是丝毫不顾,如此就致使钟会亲率大军于南郑关守将卢逊对战时,因战马陷于桥中而险些被卢逊刺死,若不是荀恺救援及时,恐钟会真的是凶多吉少 。试想,如果钟会真的被杀,整个征蜀大军必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甚至是最后被土崩瓦解,因此许仪犯的错不可谓不大 。
如此,最后钟会虽夺下南郑关,但对许仪却是打算严惩,他与许仪说道:“汝为先锋,理合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专一修理桥梁道路,以便行军 。吾方才到桥上,陷住马蹄,几乎堕桥;若非荀恺,吾已被杀矣!汝既违军令,当按军法”,就是许仪既为先锋,自然应是专注于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以便让后方主力军队迅速通过,而不是与敌作战 。如此让我因战马陷入桥中,险些被杀,致使征蜀大业险些功亏一篑,如此岂能饶你 。
- 6招针对白领久坐形成“游泳圈”
- “脂肪搬家术”慎选医生
- 为什么清明节没人祝福,说“清明节快乐”,会不会招人骂?
- 【提醒】这样的“减肥饮料”你还敢喝吗!
- 月嫂培训考核标准有哪些,请月嫂如何避免“踩坑”?
- 《素问》养生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何意?
- 有没有人有这种“嫁人了回娘家是客,在婆家也觉得不是自己家”的感觉?是怎样的体验?
- 这几种“网红”厨房用品,别再盲目跟风购买了,太鸡肋了
- 慵懒“猫式”减肥法 变身萝莉小女人 1/4
- 帝师坐全球最豪华头等舱飞迪拜,花十万享受空中淋浴,网友称“太过于炫富”,你是怎么认为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