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侯”许褚的儿子竟死得如此窝囊,原因为何?

关于”虎侯“许褚儿子的传记资料非常少,几乎跟没有一样,能够查阅到的二手资料,也是以《三国演义》为主 。
钟会伐蜀的时候,命令许仪为开路先锋 。钟会在经过一座桥时,战马陷入坑中,几乎丧命 。钟会大怒,不顾及众将拦阻,将许仪斩首 。
从有关资料分析,许仪是许褚唯一有史料记载的儿子 。之所以说许仪死得窝囊,就因为不是许仪挖的这个坑,却因为这个坑给害死啦 。
究其原因,大概是三个方面:
第一,官二代的许仪,不仅继承了其父许褚的官爵,也继承了其父的人脉 。许褚刚直、忠诚的性格影响着许仪,为许仪谋得曹魏政权一席之地的同时,也与曹魏大臣关系蒙上了阴影 。
汉末时期,许褚跟随曹操大破马超等西凉诸侯,立下大功,曹操迁许褚为武卫中郎将 。武卫这个称号就是因许褚而设立 。曹丕登基后,许褚被进封为万岁亭侯,迁为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 。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许褚痛哭到吐血的程度 。由此看出许褚对于曹操的情感与忠诚 。曹操死后,许褚继续负责曹丕的警卫工作,主要负责宫中的安全,深得曹魏家族的信任 。许褚下属的警卫部队,很多是剑客,其中有数十人官封将军,数百人封都尉校尉 。
由此看出,许褚是坚定地保皇派,而且手下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忠诚于曹魏、武艺高强的武士,代表着极大的势力集团 。
曹操称许褚为“吾之樊哙”,曹叡继位后,封许褚为牟乡侯,不久就去世了,谥号曰“壮侯” 。其子许仪继承其父牟乡侯爵位,官至牙门将 。
许褚对曹魏的忠诚还体现在只对曹魏帝王负责,对同僚的关系相对疏远 。
当初,曹操宗族大臣曹仁从荆州回来朝谒,曹操还没有从寝殿出来,曹仁就想拉着许褚到外殿说话 。许褚说“魏王一会就出来了“,便转身返回殿内 。此举,招致了曹仁的忌恨 。
有人就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说话,这是看得起你,你为何推辞?”
许褚回答说:“他是亲族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的将军 。而我许褚是负责内部守备的,我们有话在公开场合说就行了,何必私下里说 。”
曹操听说后,更加喜欢许褚,升许褚为中坚将军 。
此事可以看出许褚的政治智慧,但也说明了他只对帝王忠诚,但在处理同僚关系上缺乏变通 。
在帝王具有权威、处于强势的时候不仅会得到重用,而且也是最安全的 。但也留下了后患,那就是在帝王势力削弱的时候,对于帝王忠诚的大臣,首先是被权臣清除的目标 。
所幸的是,许褚被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信任、赏识、重用,不仅官位稳定,还能够寿终正寝 。其子许仪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活在父亲的福荫下,但也成为有野心的权臣打击、攻击的首要对象 。
第二,曹魏政权的衰弱,司马氏等权臣的强势,给坚定地保皇派带来了隐患 。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驾崩洛阳,年仅三十九岁 。其养子曹芳继位,但由于临终托孤不当,导致大将军曹爽与司马懿争权夺利 。曹爽被杀,司马氏专权,曹魏政权出现了混乱的局面,曹氏已经无法控制朝政 。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独揽朝政 。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昭继承其兄司马师的职位为大将军,专揽国政 。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 。
由此看出,在曹叡死后,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司马氏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 。这时候所有的群臣都面临着一个重新排队站位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