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要保护一个支持本.拉登和君主国家的沙特呢?(13)


小布什时代 , 伊拉克才是美国逻辑的重点 , 那么 , 本·拉登呢?
“冷战”结束了 , 没有意外 , 这个时代属于美国 。在与小布什通电话时 ,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我准备告诉与我们有着良好关系的中亚各国政府领导人 , 只要美国的宗旨是打一场反恐战争 , 而且是短暂的不是永久的 , 我们就不会反对美国在中亚发挥作用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 , 那我们就不反对 , 这就是我将对人民说的话 。”鲍勃·伍德沃德描述说小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对普京的表态感到吃惊 , 因为这是相当大的让步 。“她以为普京可能会对布什说 , 小心点 , 这地盘可是俄罗斯的利益所在 。一般情况下 , 俄罗斯人总是怀疑美国在那里出现总有着不可告人的动机 。”
本·拉登—“基地”组织—塔利班—阿富汗 , 这由个人而组织、政权与国家的递进 , 表明进入阿富汗是反恐战争最自然的选择 。但是 , 回到战争的真正的技术细节 , 打击本·拉登以及他的“基地”组织 , 比之常规战争如打击伊拉克 , 要复杂太多 。小布什说:“我不想用上百万美元一枚的火箭袭击只有5美元价值的帐篷 。”而这恰恰是美国攻击阿富汗“基地”组织所面临的真实的现实 。
所幸 , 俄罗斯总统普京帮助小布什解脱了这一难题 。凭借反恐 , 美国有机会进入俄罗斯传统势力所在的中亚五国 。即从石油安全的角度 , 控制阿富汗后 , 中亚的石油亦有条件由此经巴基斯坦铺建管道 , 建立新的战略资源供给点 。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 , 传统苏联以及现在俄罗斯南部屏障 , 不仅阿富汗被突破 , 中亚亦将被突破 。当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时 , 地缘政治分析是苏联可凭此南下巴基斯坦 , 西进伊朗 , 而现在情势倒转 , 美国由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 , 再进入中亚五国 , 格局大变 。打击阿富汗“基地”组织 , 收益当然不再只是“5美元的帐篷” 。
莱曼·米勒在其《一个不安定的联盟》里统计:“美国在中亚共部署17处军事基地 , 租用中亚国家6个机场 , 拥有上百架运输机、战斗机和加油机 , 驻军约1万人 。”而仅仅2002年上半年 , 美国对中亚国家的财政援助即达4.39亿美元 , 比上一年全年还翻了一番 。进入中亚国家的美国步伐 , 毫不迟疑 , 不可阻挡 。不仅中东 , 似乎中亚也开始进入“美国世纪” 。
“9·11”后 , 小布什总统发表了不少关于反恐的演说 , 据说他自己非常钟爱的一句警句是:“这场斗争是由别人选择时间、选择条件打起来的 。但是 , 这场斗争将会按照我们选择的时间和条件结束 。”果然 , 10年后 , 由奥巴马选择的时间结束了本·拉登的生命 。
只是 , 我们用传统的国家利益逻辑可以清晰分析美国所得所失 , 但是我们不能解决“9·11”之后这个最广泛的美国人的疑问:他们为什么恨我们?
是啊 , 本·拉登为什么恨美国?在国家利益逻辑里 , 本·拉登是个意外 , 无法理解 。当然 , 最俗套的解释莫过于引用亨廷顿的预言:文明的冲突 。如果这一说法果真成立 , 那么 , 传统的国家利益逻辑 , 是不是应当改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