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州农历七月十五,会用烧纸钱的方式来祭奠逝去亲人,你是哪里,七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中国人,尤其民间,把农历七月十五叫鬼节,就是逝去的老人之节 。在这天是天堂老人放假休息的日子,在我们这边农村,家家户户,燃香点烛烧纸,接老人回家游玩,以示祭祖 。
中国人认为毎年的农历七月是鬼道放假可以自由活动到人世间来的日子 。中元节对于台湾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节典,大家都怀着敬畏之心悲悯之心来办理 。甚至连电视主持人都仁心的提醒大家,中元节了有很多"好朋友"在外面活动,我们外出走路慢点,不要手舞足蹈以勉伤到"好朋友" 。
各大寺庙师父们更是提前半个月作好超度法会的准备,有的寺庙法会办十天或十五天还有更长时间的,参加的信众非常多,有的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法会期间由师父领众恭诵《地藏经》《阿弥陀经》《大悲咒》还有许多的经咒,从早上九点开始,中午吃饭休息下午三点继续,非常辛苦,大家以恭敬虔诚的心把诵经功德回向给冥界的"好朋友",希望祂们离苦得乐,同样希望祂们也发心念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永脱轮回之苦 。信众们也把诵经功德回向给离世的亲人和列祖列宗,以及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们离苦得乐,同登西方极乐世界 。中国人不忘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法会非常殊胜,冥阳两利 。
中元节在民间也是输人不输阵,各大卖场提前一个月准备祭祀供品,整个卖场满坑满谷都是卖的供品,有饮料、啤酒、泡面、饼干、糖果、水果皆整打卖,整个卖场挤满了买供品的人,简直比人们过年还要准备得周到,可以说有过之而不及 。然后各大小公司行号祭拜时更是不能马虎,小心翼翼怕稍有不周没款待好"好朋友" 。各社区管理委员会也提前搭好蓬,摆好供桌让家家户户都好好的招待"好朋友"来应供,让祂们有吃有喝,过得好些 。
台湾人在中元节期间不但为冥界的"好朋友"提供精神食粮,还提供吃的和用的(化金给祂们),希望祂们每年来人间一个月的自由行没有失望 。更期望祂们离苦得乐,永离苦海 。
南无阿弥陀佛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据说卓文君给司马相如的《怨郎诗》里有这么一句,七月半是什么节?尝新节、盂兰盆节、中元节、鬼节又是什么鬼?它们有没有什么关系?答案是有,而且还发生了......
一、尝新祭祀活动、尝新节
假设史料记载为实,那么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录它们的关系的有这么一段:《礼记·月令》记载:“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翻译成人话,就是说阴历七月,新粮食下来了,天子进行尝新祭祀活动 。注意这里并没有说明是七月十五,到底是哪一天,想来那时尚未固定 。(现如今,尝新活动在我国几个少数民族地区、日本还是保留节日,称为“尝新节”、“新尝祭”等 。笔者老家陕西的周至、户县(现在叫鄠邑区)一带每年阴历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亦有类似活动,在此期间,每村每户在每年阴历同一天宴请亲朋好友,我们叫待客或过会 。)
后来,这一天可能逐渐固定为阴历七月十五,可能是因为便于记住吧 。
二、盂兰盆节
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扩大影响,必然要借助一些民间风俗 。而传统的七月十五就在佛教的“借助”中产生了一些变化 。写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 。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 。”这应该是关于盂兰盆节比较早的记载了 。
【在赣州农历七月十五,会用烧纸钱的方式来祭奠逝去亲人,你是哪里,七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