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菊苣可以缓解痛风真的有用吗( 三 )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 , 菊苣是富含多糖的 。也就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 大量摄入多糖或单糖类食物 , 其实是可能诱发代谢异常、导致胰岛素水平增高 , 间接减少肾尿酸排泄并可能影响肾小管对尿酸的转运 。
如此说来 , 正负两抵 , 其实菊苣对降尿酸或者促进尿酸排泄并无多大的益处 。
菊苣栀子茶是不是可以zhi痛风?那么 , 传说中的菊苣栀子茶能不能降尿酸呢?
我查了相关资料 , 菊苣栀子茶的方剂主要包括菊苣、栀子、葛根、桑叶和百合 。有的说此方来自于《金匮要略》 , 有的说来自《千金要方》 。那么这两部古老的中药著作中 , 是不是真的有这个可以zhi痛风的方子呢?
《千金要方》 , 《草药上部》、《草药中部》和《草药下部》 , 笔者并没有找到相关介绍;在《风痹第四种》 , 关于风病和湿痹病的介绍中 , 也没有相关介绍 。《金匮要略》 , 其中有《中风历节病脉证并zhi第五》 , 相关药方仅仅包括防己地黄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方等 , 并无菊苣栀子茶的来源 。《千金要方》是传说孙思邈所著 , 主要是以妇科、儿科诊疗为主;《金匮要略》是张仲景著 , 主要以杂病为主 。笔者以为 , 这两部著作中没有记录菊苣栀子茶能够zhi疗痛风 , 可能因为当时菊苣并未在中国生长 。正如前面所说 , 菊苣来自于欧洲 。菊苣的营养价值被认识和利用也是近些年的事 , 在我国规模化种植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 。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 , 就是菊苣栀子茶确实存在于某部古代药典中 , 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呢?我想考证一下关于“痛风”在中医中的认识:
痛风在唐代 , 由于肢体剧痛像是虎咬 , 所以被称为“白虎历节”或“白虎病” , 当时常用药物主要是人参、附子、干姜、乌头、茯苓、知母、甘草、大枣等 。痛风在宋代 , 相关药方得以扩展 , 有羌活汤、茯苓汤、附子汤、紫桂汤、知母汤、秦艽汤等、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痛风在元代才正式定名 , 朱丹溪的《格致余论》中专门有《痛风论》一章 , 一般zhi疗采用补血活血、温通为主 。也就是说 , 在中医中药对于痛风的zhi疗中 , 主要是急性期清热除湿、通络止痛;慢性期健脾补肾、活血通络、化痰除湿、疏风散寒、利尿通淋等 。
而从前面我们可以得知 , 菊苣有一定的利尿功能 , 但不是为主 。而栀子呢?其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 。另含多种具环臭蚁醛结构的甙:栀子甙、去羟栀子甙泊素-1-葡萄糖甙 , 格尼泊素-1-β-D-龙胆二糖甙及小量的山栀甙 。
栀子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利胆、镇静、降压、抗微生物、加速软组织愈合;其功能主zhi包括“清热 , 泻火 , 凉血 。zhi热病虚烦不眠 , 黄疸 , 淋病 , 消渴 , 目赤 , 咽痛 , 吐血 , 衄血 , 血痢 , 尿血 , 热毒疮疡 , 扭伤肿痛 。”
也就是说 , 菊苣栀子茶其实本身并不具备有降尿酸的功能 。如果硬要牵强 , 也只有利尿的作用 。而利尿对于痛风患者而言 , 促进尿酸排泄哪怕只是喝白开水也能做到;而喝茶降尿酸的功能 , 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其它包括菊苣栀子茶在内的茶 , 都做不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