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教师在教学中都努力探索教学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就一个课题写论文,提高教学水平,要想成为教育家,要教育界,全社会承认不容易,但每个教师都向这方面努力 。

教师如何成为教育家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文章插图
说实话,题目有点大,现在专家、大师满天飞,但要货真价实,就不那么容易了 。教师要成为教育家,是需要具备现实的土壤,多种素质、多样的条件的 。
教育家的出现和成长需要培育的土壤,民国时期各种大家,包括教育家人才辈出,陶行知、蔡元培、便是其中翘楚,这是一种兼容并包、自由独立思想的土壤所培育的 。没有自己的信仰与独立思想,只会人云亦云,不会有教育家的诞生 。
教育家必须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不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是教育部的文件,而是自己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发自内心的真知灼见 。孔子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孔子著作不多,但微言大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而且他的理念必须是自成体系,可借鉴他人成果,但绝非抄袭或者照抄照搬 。
教育家必不是空中楼阁式的梦幻或者自言自语,他有坚实的土壤,有自己的实践 。孔子门下弟子3000人,72位贤人 。现在的教师带过的学生,几十年下来,都超过孔子了,他如果敢自称教育家,那我佩服其勇气,除了做传声筒,我想像不出当代教师们的贡献 。
蔡元培做过北大校长,他称为教育家不是其官职大,他有思想,有实践,开创一代自由之学风,打破陈规陋习,让北大成为自由民主学术之大本营,现在哪位北大校长敢说自己超过蔡元培,那真是不自量力 。
陶行知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后又进行乡村教育实验,可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典范,“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社会即学校”虽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但陶行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为此,他身体力行,亲自进行乡村教育实践 。
现在的所谓教育家们,打着动听的口号,为着功利,为着金钱,他们所向世人展示的,无非是一己的私利,他们打造的教育宫殿,看上去金碧辉煌,实则毫无实质内容 。
所以,要成为教育家,实则不是我辈敢奢望的 。
在中国,“家”是极高境界的象征,比之于作家,教育家更少见 。无数教师像朝圣者聚在山脚,而教育家则像圣像般矗立在高高的山巅,路在云间盘桓 。
好在,“家”不是哪个人封的,似乎是约定俗成,要么你有身份,能出席教育方面的大小会议,说话有份量起作用,要么你有成就,被看重 。也就是说,只要能攀上那座高山,自然也就成“家”了 。
问题是上山的路怎么走?一生埋头教书,只有实践无理沦,就只能呆在山脚下仰望别人 。更容易成为“家”的人,往往在教育理论的高处 。他的身边,不只是学生和作业,他的眼中,也不只是教材和教辅 。他掌握的是许多人实践中得出的精粹,他走在四通八达的路上,他能看得更高更远 。而这些,普通教师根本做不到 。
一个教师,被调到教科所后,他的工作就是研究,他的讲话稿中得有理论,到基层作讲座,他就是专家,原先和他一样的教师,就坐在台下听他讲,会后向他请教 。这样的人物,主持人介绍他时会怎么称呼呢?有的部门,工作任务就是指导、出书,在这里工作,离“家”更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