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子是不是每时每刻放足料给它吃?( 四 )


3、密度适当:随日龄增大 , 不断调整密度 , 使圈内经常保持空气新鲜 。
4、洗浴:为促进新陈代谢与鸭体肌肉、羽毛的生长 , 每天定时洗浴 , 但时间不可过长、尤其后期 , 以免散热过多 , 影响经济效益 。
四、蛋鸭育成期饲养管理
蛋鸭自5周龄至16周龄称育成期 。这时期特点:①生长发育迅速 , 活动能力很强 , 会吃会睡 , 需要给予管理丰富的饲料 。②神经敏感 , 合群性很强 , 可塑性很强 , 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
1、饲料:利用3-5天把鸭料从蛋小鸭料过渡到蛋育成鸭料 。
2、运动:适当加强运动 , 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 , 防止过肥 , 每天定时在舍内转圈运动 。
3、接触:多与鸭群接触 , 提高鸭子胆量 , 防止惊群 。
4、限饲:限饲以控制体重 , 避免过早开产 , 使开产日龄整齐 , 生蛋大 , 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 , 降低产蛋期发病率与死亡率 。但限饲不等于喂玉米 , 有限量、限质、限时三种方法 , 即限制采食量 , 控制饲料营养浓度 , 控制饲喂次数或采食时间 。
5、光照:不用强光照明 , 要求每天标准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 , 在开产前不宜增加 。
五、产蛋鸭饲养管理
从产蛋开始直到被淘汰称产蛋鸭 , 一般蛋用型麻鸭利用期约350天 , 为第一个产蛋年 。也有经换羽休整后 , 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 , 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 , 尤其是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及蛋壳变薄 。
1、饲料与饲喂量: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 , 在营养方面应根据自然环境 , 饲养规模选择饲料类型 。山区小型产蛋鸭选用适合山地蛋鸭早熟、蛋粒小、产蛋率高的全价蛋鸭料 。沿海高产大型产蛋鸭选用适合与之特点相应的全价蛋鸭料 。购料或自配饲料时应注意选择 , 以满足鸭的营养需要并保持健壮体格 , 饲喂量以自由采食量为宜 。
2、光照: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 , 不能缩短 , 不可忽照忽停 , 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 , 只许渐强 , 直至每平方米8勒克斯(2瓦/米2) 。操作规程要保持规定 , 避免引起应激反应 。
3、温度:最适宜温度为13-200C 。鸭没有汗腺散热 , 温度过高 , 采食量减少 , 生理机能受到干扰 , 蛋重减轻 , 蛋白变稀 , 蛋壳变薄 , 产蛋率下降 。气温在50C以下时要保温升温 , 超过300C时要防暑降温 。
4、不同季节管理要点:春季重点防霉、通气 。敞开门窗 , 充分通风 , 勤换垫草 , 保持舍内干燥 , 疏通水沟 , 运动场不可积污水 , 严防饲料的发霉变质 , 定期消毒鸭舍 。夏季防暑降温 , 敞开门窗 , 装上排风扇 , 搭架遮棚 。适当疏散鸭群 , 缩小饲养密度 。秋季补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 , 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1.25-2瓦/米2) 。冬季重点是防寒保温和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 , 提高单位面积饲养密度达8-9只/米2 , 关好门窗 , 防止贼风 。
六、鸭病防治
1、鸭病的防治 , 首先应从提高鸭机体的抗病力着手 , 其次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避免或切断致病病原侵害机体 。为消除或切断造成传染病流行相互联系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 应贯彻“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 防重于治”的方针 , 采取综合性措施 , 以确保养鸭生产的顺利进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