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一下李陵的结局,他在匈奴住了二十多年后去世,史书上并非记载他与汉军有过作战记录,但汉匈之间确实存在大大小小的战争,可见他不愿意与汉朝为敌,但也不愿意背叛匈奴 。
单论大义的话,李陵兵败投敌,这种背弃国家的人确实应该谴责,但实际上,李陵对得起汉朝,也对得起汉武帝,而汉武帝却对不起他 。
至于他为何终生都不愿回汉朝,很简单,他已经回不去了 。
换句话说,不是李陵不想回去,而是汉武帝的一些做法,让他彻底寒了心,并且,他投降匈奴的这个事实,让李陵在当时的汉朝没有存身之地 。
正所谓“将军百战身名裂,回头万里故人绝”,如此情形之下,故乡早就不是心里那个故乡,所以,李陵自然不愿回去,更无法回去 。
而这其中的曲曲折折,还得从李陵第一次带兵出征时说起 。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精兵,攻击在天山一带活动的匈奴右贤王部,同时,安排骑都尉李陵为李广利部运送粮草 。
不过,对于汉武帝的这个安排,李陵表示拒绝,他不愿意当运输队,而是想请求汉武帝让他“自成一军、独当一面”,意思就是也想带兵攻打匈奴 。
按理说,当后勤运输队远比直接上阵冲锋安全的多,但为何李陵偏偏放着安稳的工作不做,反而要以身犯险呢?
这背后,其实有两个原因 。
第一个,是李陵耻于当李广利的下属,毕竟李广利的统军能力,历来就颇受质疑,而他能当上将军,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妹妹是汉武帝的妃子 。
再加上李广利曾经的战绩也确实没太多值得拿出手的,因此,李陵就有点不想当他的下属 。
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是和李陵的家庭有关 。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而李广又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人,因此,李家可以说是一个将门世家 。
当初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后,因其作战勇猛,很快就升为了武骑常侍,汉文帝在位时,都称赞李广勇猛无比 。
之后,李广又因军功升任边郡太守,在此期间,他的威名远播塞外,当时的匈奴人称呼他为“飞将军”,每次只要看到李广的帅旗都绕着走 。
这个阶段,应该是李广的高光时刻,但在此之后,李广就开始走下坡路 。
倒不是他官变小了,而是因为汉朝对待匈奴的战略开始改变,从之前的防守为主改为了主动出击,这就让习惯小范围作战的李广越发无所适从 。
如果仅仅是无所适从,那也没什么大不了,但问题是,无所适从带来的后果,就是军功越来越少 。
众所周知,汉朝爵位的升迁,全凭军功二字,而李广在当时的作战结果,大多是无功而返,要么是伤亡过多 。
因此,李广只能眼睁睁看着身边不少资历比他年轻的人都封了侯,而自己却始终未能如愿 。
正是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李广在老迈之际,恳请汉武帝批准他跟随卫青远征漠北,将自己的封侯的所有希望,寄托在这次战役上 。
可惜的是,在这次战役中,李广不仅未建寸功,还因为没带向导,导致在沙漠中迷路,等到他与大部队回合时,卫青和匈奴的大决战已经打完了 。
事后,卫青按照程序,派人前去询问李广为何迷路,结果李广一时想不开,直接拔刀自刎 。
李广死后,他唯一的儿子李敢(其他两个儿子早死)气不过,认为父亲的死,卫青要负最大责任,因此找个了机会,只身来到卫青府上,一番理论后,愤然出手将卫青打伤 。
不过,卫青并没有和李敢计较,甚至想隐瞒此事,但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卫青被打伤一事,被他年轻气盛的外甥霍去病得知,而霍去病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
- 当初说“死都不回国”的凤姐在美国怎么样了,她真的拿到绿卡了吗?
- 性教育是终生教育,您认同吗?
- 12大饮食瘦身诀窍让你终生保持苗条
- 真不撞南墙不回头!亲身总结32条血泪装修教训,肠子悔青!真要命
- 专治不回消息的句子
- 不回复消息怎么处理
- 如何整治男朋友不回消息,每次都是女朋友结尾聊天内容,发很多条也不回的那种?
- 有哪些面霜是你终生回购的
- 《罗马假日》中,假如安娜公主不回宫殿,与男主角记者一起生活,两人会不会一直相恋?
- 如何看待那种主动找你聊天,但又总是突然不回信息的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