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终生不回汉朝,即使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九 )


于是,在汉武帝组织的狩猎活动中,霍去病一箭射杀了李敢 。
事后,汉武帝为了包庇霍去病,对李家人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但李家人也不是傻子,并且世代从军,一眼就看出了李敢是被箭所伤 。
但即使知道也无可奈何,毕竟当时的霍去病在汉武帝心里要比李家重要得多 。
至此,李家的前两代人均已去世,并且还都不是寿终正寝,原本曾经声名显赫的“飞将军”,如今却面临着将门中衰的尴尬局面 。
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李家的第三代人,李陵很早就抱着一种憋屈的情绪,他时刻在寻找机会,想要让李家重新出人头地 。
幸运的是,李陵继承了祖父李广的雄风,不仅勇猛善骑射,并且爱惜士卒,对外名声很好,汉武帝也比较看重李陵 。
因此,李陵在军中的职位不断升迁,但由于资历尚浅,始终没机会正式与匈奴决战 。
而这正是李陵请求汉武帝,表示自己愿意出征的根本原因,他想通过自己的能力,以及实实在在的军功,让李家再次风光起来,因此,他才会甘愿冒着风险,也要“自成一军” 。
对于李陵的请求,汉武帝刚开始并没答应,他以战马不够为由,不同意李陵出征 。
结果,李陵拍着胸口表示,即便是没有战马,自己带着五千步兵,也能直捣匈奴的老巢,他的这种勇气,触动了汉武帝,最终,同意了李陵的请求 。
不过,汉武帝出于稳妥起见,又安排强驽都尉路博德充做李陵的援军,以作万全之策 。
而问题就出在了路博德身上,路博德之前当过伏波将军,因为资历老,所以不愿做李陵的后援,于是他就上书汉武帝,称当下正值匈奴草壮马肥之际,不适合出兵,建议留李陵到春天后再发兵攻打匈奴 。
这个建议其实是出自路博德的私心,但到了汉武帝那里,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性质 。
众所周知,晚年时期的汉武帝,猜疑心十分严重,因此,在看到路博德的奏折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李陵后悔出兵,所以才指使路博德上书 。
因此,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汉武帝勃然大怒,勒令李陵必须马上出兵,不得延误 。
李陵也是既无奈又恼火,最终,他来不及解释,只能带着五千兵卒急速出击,也不管有没有后援了,而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 。
那么,李陵又是如何投降匈奴的呢?这中间的过程同样也是十分曲折 。
出征之后,李陵便遭遇了匈奴主力,被三万多匈奴士兵包围,最开始,李陵冒死奋战,指挥汉军士兵打退了匈奴的一波又一波进攻,甚至一度将这三万多匈奴人打得萌生退意 。
之后,匈奴单于发了狠,又调来了几万人继续围攻李陵,但李陵利用地势,加上自己也亲自上阵杀敌,因此,汉军士兵个个勇猛无比,匈奴人始终无法击败他们 。
到了最后,匈奴单于看到取胜无望,已经开始计划撤退时,事情却发生了大逆转 。
当时李陵的部下中有个低级军官暗中投降了匈奴,他将汉军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匈奴大单于,这样一来,匈奴人就知道了李陵不仅已是强弩之末,并且也没有后援 。
于是,匈奴人马上调整战略,开始死缠烂打,打到最后,李陵一方武器都没了,只能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 。
最终,李陵兵溃,在突围过程中,力竭被俘 。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汉朝后,汉武帝以为李陵已经战死,结果又传来了李陵投降的消息,这就让汉武帝勃然大怒 。
而当时的文武百官,也顺着汉武帝的意思,大骂李陵的投降之举,这个时候,担任太史令的司马迁却站出来为李陵说情,他认为李陵绝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极有可能是在寻找机会立功赎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